|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涡阳风俗琐谈

涡阳风俗琐谈

关键词:涡阳风俗,涡阳民间风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ysm12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53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涡阳风俗琐谈

王玉金

涡阳地处安徽省西北边垂,自古地理偏僻,交通闭塞,人口绸密,属汉族聚居区,政治、经济、文化较为落后。该地重武轻文,民风悍。礼仪风俗上除婚丧沿习古风外,其余并不十分讲究,现就笔者所知,琐记如下:

居住 涡阳民房多为土墙草顶,富户为砖墙瓦顶,以杉木、泡桐、杂木或竹竿为梁檩。崇尚四合院,但一般农户能有一主一厢即已不错。北房为主,叫堂屋;厢房称边房,作厨房(锅屋)或子女居住。过去人穷,一家几辈人同住一院或同挤一室者很多,新婚夫妇嫁妆仅一桌一箱,多数仅能分住一间房。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条件好了,儿子结婚即另盖新房。农村盖房也颇有讲究,一般多找内行人看宅相。宅院多为东四宅,即北房为主,八卦称为坎主,东厢房多建灶或为大门过道,但大门多建在南方。厕所,粪池多座落于东南方向,即巽位,也有将厕所建于房后角落处的。因为穷,室内摆放非常简陋,除桌箱案扳外别无长物。木床多无木板,而用高粱杆铺垫。老年人多睡地铺,即靠墙一角,围上土坯,里面填上柴草,冬天倒是挺暖和。室内常拴绳一条,用以搭放衣服,颇为凌乱。

日常生活 习惯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喜吃锅饼、面条。在冬季天短,或阴天下雨不干活,农民也有吃两餐的,那是为了节省。男人多善饮酒。酒量多在半斤左右,喜聚饮猜拳。农村吃饭很少有围桌而坐的习惯,一是没有饭桌没有菜,二是家里冬天冷夏天热,所以每村都有一至数个饭场,各人端着碗,拿着馍,席地蹲坐,边吃边侃,是个交流的好形式、好场所。

服饰与发式 过去人们做衣服几乎全为土粗布,有蓝黑两种颜色,被面用蜡染白花布。男人除大褂外,上衣为对襟布扣,女人全为大襟而不穿对襟。裤子为大腰,无天门。鞋子全是窄口布底,女鞋多花,老年妇女穿尖脚鞋。因为穷,好多人冬季仅棉袄棉裤,有的连衬衣、短裤都没有,俗称“空袄筒”等到开春暖和了,再把棉花去掉改做夹衣穿。不少家庭仅一两床烂被子,甚至文革前后还有不少家庭男子去生产队牛棚里“拱草窝”。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民穿戴大有好转,西装革履已司空见惯。

农民发式 男人多剃光头,留长发者少,叫“洋头”,女人婚前扎辫子,婚后挽纂,头饰仅纂网、纂插、簪子、卡子等。解放后,男人留长发者渐多,女人剪发者渐多,文革起,年轻女人渐兴运动发型。

佩饰 旧时,女人出嫁,婆家送来银镯子,银戒指等,后渐兴金玉,以显华类高雅。男人喜戴玉镯、挂件及旱烟袋等。

出行 过去人多步行,赶集上店,肩膀上搭个钱叉子,前后两袋,中间有叉口,可放钱可放物品。运重物或送人则推独轮车(也叫钱车子),或者用牛车(也叫太平车、大车)。遇雨天泥路,不得已,还有用拉农具的拖车(近似于东北爬犁)。解放后,平板车(架车)多起来,独轮车被淘汰。再后,农用机动车大量进入农村。自行车,文革前后还不太多,改革开放后多起来,现在又兴起了摩托车、电动车。

交往 走亲威,看朋友,多习惯带点礼物。礼物的数量和质量也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早此年只带一二斤麻花、几根油条即可,或者10个、20个鸡蛋、几斤糖,或者几瓶水果罐头,或者2斤饼干,而现在多为整箱的牛奶食品、酒等。走亲威、看病人只在上午,忌在下午,清明节前数日因属上坟祭扫阶段,一般都尽可能注意少走动。在交友上,过去多有磕头拜把子,认干亲等现象,现在的“战友联谊会”、“同学联谊会”为主要交际圈,这些既有政治上互相支持,经济上互相帮助等目的外,也有面子上的考虑。

娱乐 过去农活多,娱乐少,只有阴天下雨,不能下地干活,农民才能在家来来骨牌,或在外边湿地上下马儿(四马、六洲等)。在人多的地方,有人会鼓动儿童、青少年去摔跤或“斗鸡”(两人单腿独立,用另一膝盖对顶)。后扑克牌、麻将渐兴。农村曲艺类节目,首推唱大鼓,也叫说书,其次还有坠子、清音等。戏剧有梆剧、泗州戏。新中国成立后,县城有戏园、电影院,农村则经常放映露天电影。再后还有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

婚嫁 旧时婚姻,一般都是至亲或乡邻牵线,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初步同意后,即由男方正式延请“四大媒红”出面说事,协商婚前事宜。正式媒红须男性,一般为媒婆的丈夫,与女方说话得力方便者,在当地德高望重,有面子的人。

从提亲到迎娶,中间还有许多繁的礼节形式,如谢允、传书、择吉、过轿等。谢允即男方备谢允贴,由媒人送与女方家中,贴内表明对女方的仰慕对女方家长的感谢等。传书,即交换庚贴、合年命,正式订婚。男主宜备着饰,布匹等彩礼,女方则答以书籍、帽子等物品。择吉,当地俗称“要”,即确定结婚日期。日期多以带“六”的双日子为吉利,个别也有用单日子的。以上仪多为男方请媒人给女方家送礼,除彩礼外,还有猪肉、酒、糖、粉丝等“四束礼”。

新中国成立后,礼节逐渐有所简化。今多为提亲后,男女双方在媒人、亲属陪同下见面,同意后男方给女方见面礼若干,并设宴款待女方及媒人。在男方作好准备后,商定某日“过红(彩礼)”,也叫“过压年”,以作为正式订婚的主要程序。文革前后,过红多为实物的衣物、缝纫机、手表、自行车,现在则是冰箱、彩电、摩托车等,另现金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现金可分次给付。一般情况下,在彩礼以外,男方要在过红、迎娶时给女方送两次大礼,每次猪肉一扇百斤以上,白酒、啤酒若干箱,红白糖数十斤,烟数条,其它临时商定。如女方还叫男方“要”,则需另加一次礼物。

结婚前数日,男方要赁好花轿、响班(即吹鼓手),给亲友下请帖,请迎客(女性);女方须请两位送客,也叫嫁客,多为女方舅舅、叔叔或其它尊长,兄弟亦可。

结婚前一日,响班、花轿中午到男方。午饭后,男方即备上四束大礼,吹着响、抬着轿去女方迎亲,俗称“过轿”,经村、过桥鸣放鞭炮。当晚由女方家吃住招待。今人为减轻女方家负担和麻烦,加上用车不用轿,速度快,而多于结婚当天早饭后才去女方家迎娶,中午前接回成亲,宴请亲友。男方有闹洞房的习俗,叫“乱新媳妇”,虽也说“三天不分大和小”,但闹者多为平辈年小者和晚辈。

女方亲友一般在女方出嫁前数日即将礼金送去,俗叫“添箱”。今人为简便,也像男方一样,在接闺当日请客收礼。

结婚第三天早晨,女方娘家来人(两人:叔叔和兄或弟)接闺女,也叫“接头趟”,也叫“回门”。早饭后,备好给女方父母、叔伯辈的礼物,女婿同往,同去的还有两位陪客。现在多在结婚第二天回门。有的地方还有“乱新客”(即新女婿)的习俗人。午饭后,新婚夫妇马上返回,有俗语说,回来晚了肯瞎老婆婆的眼,意即在婆婆急盼儿媳回家。

六天瞧 即结婚第六日女方长辈来瞧看。

接十八天。女方娘家来人接回,女婿可不同往。其他时间主要亲威也提出接女方,但一般女主婉谢而不去。

缷磙架 即结婚后的第一个麦收后,男方要准备肉、酒、点心等四束礼,夫妻一起去岳父家送礼。

丧葬 老人去世前,子女均不远离,以表孝心,并注意聆听老人临终遗言,若断气时其子女不在眼前,则被视为“不得济”。

老人悟死 要将寿衣穿好,如果断气后再穿,说是不顶用了,到阴间仍是光身体。乡间常传某某托梦附身说在那边光身不敢见人,解决办法是托扎匠糊上纸衣焚烧祷告即可。

老人死后 即放鞭炮,烧三斤三两火纸。“三斤三两”似为此专用语,在当地市场买菜称物,如为三斤三两则只说三手二两,以为避讳。

逝者入棺殓时,口衔铜钱,呈面上躺卧状,手拿用手帕包裹的打狗饼子。孝子(长子)端半碗清水,用棉絮蘸水给老人净面,然后将碗从屋顶扔向屋后,这时棺盖尚不合严。棺木一般放置长子堂屋,棺前置一长明油灯和一蜜蜂罐,罐内放面条,罐口放一馒头,馒头上插一双筷子。棺前地上置一烧纸火盆(可用土坯围成)。

丧事初议后,即分别去亲威家报丧。报丧时行跪拜礼,言明去世时间,烧纸时间。同时开始预订响班,请阴阳先生,准备孝布、买菜等。

第三日下午为烧纸日期,至时所有亲朋好友,乡邻均前往吊丧烧纸。至亲送祭幛、摆祭菜(猪肉)及纸牛马、纸轿、大幡、摇钱树等。吊唁时,女客至门前嚎丧哭入灵前,稍时,孝眷出棺屋磕头谢孝。男客则由大总(司仪)分别安排,高声唱喏:“请客烧纸――”男客则蹲于灵前哭丧,听大总三声“请啊”止哭,起立后绕祭桌一周,然后三叩首,三作揖,礼毕,大总即喊“孝子磕头谢”,孝子叩首但不出棺屋。

三天烧纸前,子女晚辈披麻戴孝,穿白鞋,孝子也有赤脚者。孝子戴撮头帽,帽边缝上棉絮,长子另加缝一铜钱,腰间束麻。女儿、儿媳发上扎麻,身穿拖地白大褂,脚脚扎白布带子,也有儿媳为节约不缝白褂子而头顶白首巾者,长约七尺(白布尺,每尺近60厘米)。其余子侄辈戴筒帽、孙辈戴羊角帽。女性根据辈份顶七尺或五尺长短不同的首巾,小女孩顶三尺首巾。

烧纸时,凡送祭礼的亲友均破孝,按辈份给孝帽、首巾。乡邻一般不给破孝。

烧纸结束近傍晚时,在大总的主持下开始去村口或十字路口“送三”,也叫“送汤水”,途中两人招着半桶油汤,边走边用勺子舀出撒于地上。儿孙辈男女各持哀哀棍在路口围成一圈,但须在来路留出空隙,先由长子将长方形木托盘斜立于地上,一手扶持,另一手拿一铜钱在托盘上上下左右推动,口中念道:“ ××您粘钱吧,粘钱就知道您来啦。”不停祷告,让死者对挂念之人、未子心愿放心等等。一人不行,可另换兄弟姐妹,只要铜钱粘在板上,便表示死者灵魂已至,全家痛哭一场方还。送三粘钱时,一般留住的亲友均参加。

老人去世,一般放置一期,即七天,冬天天冷,也有放置多达三期的,令人不讲究繁礼节,所以每在第四天出殡,即乡间所胃“三天烧纸四天埋”。出殡前日,儿女、儿媳要在老盆底上用破剪刀各钻一眼,说是钻眼多,恶水漏得快。出殡分早殡、晚殡。两种说法:“一说早晨起来就准备出殡,安葬结束回来吃饭为“早殡”;早饭后出殡,安葬结束回来吃中饭为“晚殡”。另一说则是上午殡为“早殡”,下午殡为“晚殡”。

出殡当日,孝子在大总陪同下去跪请抬棺者和打坑者。打坑者为四人或六人,要求子女双全或多子者。坟地一般已请阴阳先生看好,打坑时,长子随先生下地,确定位置后即破土,第一锹土长子兜回撒于粮囤,以祈丰收富足。这时亲友陆续来到,摆祭礼(会多送现金)。然后请客烧纸,准备出殡。出殡时,长子肩扛柳棍大幡,在巷口起棺时将老盆摔碎。孝子孙及男客均可进入坟地,女眷只送至村口即回,但在花沟一带,女眷也可进入坟地。真可谓“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出殡途中,纸幡要尽量在树枝上拉掉。进入坟地,抬棺围着坟坑左三圈、右三圈,今只一圈,即下葬,由阴阳先生确定棺木方位,幡棍置于棺后,但不便成活,填土封土,烧纸放炮,孝子跪谢,方回就夕。安葬次日圆坟,全家及至亲同往,多加封土,今也有当日圆坟者。

丧葬在当地习俗中是大事,颇为隆重。但幼丧则极简。

丧事当年春节,春联贴紫色纸,第二年贴绿色纸,第三年才贴红纸。但如遇婚嫁生育等喜事,则不再忌讳,名为“冲喜”。

关于丧葬习俗,由于多年推行火化,礼仪上逐渐简化。

生日祝寿  涡阳没有给小孩过生日的习惯,但有为老人祝寿的风气。六十六岁为第一次过寿,接着有七十一、七十三、八十、九十、百岁等。当地俗语称:“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一,吃只鸡;七十三,吃个鲤鱼猛一窜。”祝寿,因平日不便,加上不讲周岁,所以不在生日,而多在春节期间举办。

六十六” 老人六十六岁(虚岁)时,过去只是女儿在正月初六或十六送年礼的同时,在买点猪肉吃顿饺子罢了。后来除猪肉外,还有66个馒头,66只饺子以及红糖、点心或衣服等。儿子只是饭菜招待而已。在后就是亲朋好友都为之祝寿,范围扩大了,直接送钱、挂幛子,主人要办酒席数桌至数十桌不等,有的还赁响班、请戏班。

“七十一” 老人七十一,儿女亲友在正月初一或十一为老人祝寿,礼品比一般年节要丰盛,只是不送饺子和肉,而改送老母鸡。场面一般没有了“六十六”隆重。

“七十三”。老人七十三,儿女亲友多在正月初三为老人祝寿,形式和礼物和“七十一”略同,只是不送小鸡儿改送一条鲤鱼。场面一般也没有“六十六”隆重。据说“七十三”是老年人的一个关口。

其他还有庆八十、庆九十、百岁寿辰等祝寿形式,均大同小异。

“送祝米” 小孩出生,七日后要给其姥姥及主要亲戚家报喜,报喜时每家送去两个红鸡蛋(会增至有4只至6只的)。生女,九日待客,生男,十二日待客。姥姥为外孙(也叫外甥)准备衣帽被褥以及银镯,银锁等,同时给女儿送红糖、鸡蛋、麻花。今人多给礼金。产妇在月子里,忌讳串门。满月后,娘家来接,谓之“接满月”。

“剃小辫子”  儿子娇贵,幼时即在脑后留一小辫子,至12岁方才剃去。剃辫日,亲戚朋友送礼祝贺,主家筵席招待。今也有六岁或八岁剃辫子的。此习渐少。

称谓与其他  涡阳称父亲为大,多数地区读为dā,唯西部边沿区的义门、标里一带读为dǎ;称母亲为娘;称外祖父为爷、祖母为奶(也有称“nán  nán”的);称曾祖父、曾祖母均为老太;称曾孙为重孙;称外祖父为外爷、姥爷,外祖母为姥、姥娘;舅母为妗子。丈夫对人称妻子为媳妇、老婆、家来等,当面则“你”、“xx(孩子的乳名)的娘”;妻子称丈夫为“外头”、“他(指孩子)大”、“你”等。其他称谓与普通话没有明显不同。

涡阳人忌讳骂娘,但父母骂儿子、叔叔骂侄子倒是常事。涡阳还有骂姑夫的恶习,即姑爷去岳父家,即会遭到该村远门内侄们甚或侄孙们的骂娘,识相的姑爷要么就是忍气吞声装聋作哑,骂者无趣也就罢了,如若笑脸回骂,可能会永无宁日,每次来都会遭到一场笑骂。忌骂姐妹,但夫妻互骂、叔嫂互骂时有新闻。忌与弟媳开玩笑,但平辈间多喜骂嫂子,所以邻里间常见与嫂子骂俏玩笑甚或打闹。还有骂别人妗子的,长一辈骂姨的,长两辈骂姥的等等。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骂人的不良风气也逐渐减少。

2000年10月初稿

2005年10月修改

来源:涡阳县政协网站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