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古代壁画《老子出关图》

古代壁画《老子出关图》

关键词:涡阳历史,老子出关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uo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10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道教鼻祖。他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更是人类文化瑰宝。安徽省涡阳县是老子的出生地,已经被考证确认。
    2005年春季,我们在搜集整理天静宫相关的宣传图片过程中,多次到重新兴建中的天静宫采集资料。其间,对宋代遗址东侧有“天静之基”之称的“东岳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称“天齐庙”)进行了考察。

2002年,东岳庙山门在原址上重新修建,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与正殿保持一致的风格。正殿房脊上装饰有精美灵动的龙纹雕刻,为元代实物。通过圆顶拱门进入正殿,殿内有两根梭形木柱支撑,柱础为青石雕刻,墙壁黄泥打底,白灰粉墙,墙皮剥落处露出扁平灰砖……从梭形柱、青石雕花柱础和灰砖显示出来的特征中,均可判断具有明显宋代建筑特征。正殿左右各有一个配殿,分别有两个圆顶拱门联通东西配殿。据当地群众早年传说,东西配殿的墙壁上有图画,由于早年间房顶漏雨,未来得及修缮,造成墙面脱落,损失了一些画面。在西配殿的西山墙上,现在还保留部分画面,宽260cm,高190cm,画面下方约三分之一部分已经脱落。当时我们判断,那些画面应该是以壁画形式展现的一些故事。我们用相机拍下了那些画面,至于画了些什么,不得而知。后来在涡阳的文物资料中逐一翻阅,也没有查到结果。

2008年12月7日夜晚,我们再次打开电子相册,通过电脑软件,对壁画的照片作各种图片效果的尝试,猛然间发现,在壁画的上端左侧有一头“青牛”,继而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幅残存下来的壁画,是一幅“老子出关图”。
    壁画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绘制了一幅老子出关时飘逸神秘的祥和景象,绘画造型古朴,色彩浓重,充满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画面中有十一个人物,七种道教法器,两个神兽,两匹战马,一株带有两叉枝的树木,一处带有圆顶拱门的房屋和其他绘画符号。整幅壁画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以云层为界,上半部分为天界,下半部分为凡间。

壁画上半部分中间是笔画粗犷的祥云云头,表现了老子出关时“紫气浮关”的祥瑞景象。图解了汉代刘向《列仙传》所载的:“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云头的右侧有四个人物,分别是雷公 、电母 、风伯 和雨师 ,他们的目光都注视着西去的老子一行人,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的祈愿。

云头的左侧有五个人物,两个神兽(青牛 和麒麟 )和两件道教法器(白色令旗 和令箭 )。这一部分则是画面的主题,老子出关时的场面。老子身着青衣,面容慈祥,白须白眉,飘然若仙,侧身端坐在健硕的青牛之上。老子的右前方有一童子身披红色斗篷,牵牛目视西方。老子左侧有一只麒麟瑞兽旁依,精神灵动,安然吉祥。老子左侧有两个道童,一个白衣,一个红衣,白衣的道童右手擎一面白色的三角令旗,紧随老子,诏令西方诸神,以求护佑老子西行。在这幅壁画中,道童手中的令旗为白色,按照道教令旗的使用方法,正合了老子西行的方向。老子身后有一个红衣道童,左手执一令箭,不离老子左右。画面中老子和三个道童的视线都集中到画面右下角凡间的妇人身上,妇人也在仰望着他们。
    壁画的下半部的右端,有一处房屋,房前站立着一个妇人,身着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白衣,头部束发披带头巾,具有春秋时期女性衣着特征。她体态雍容,表情安详,慈祥地遥望着老子西去的方向,恰好与老子和三个道童的目光相遇,形成了更加强烈的呼应关系。妇人前面不远处有一株向着妇人微弯的树干和两叉树枝,应为“李树”。房屋的造型,特别是圆顶拱门的形状与现存的“东岳庙”圆顶拱门一致。这一部分画面与唐代(一说前蜀)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元君怀孕八十一年后,因攀李树而生诞于左胁”并记载:“老君既生,能行九步,步生莲花,以乘其足,日月扬辉,万灵侍卫,即指李树曰:此余姓也,遂为李氏。时人亦因号元君为李母焉”的描述无异,壁画中的慈祥妇人应该就是老子的母亲。
    道教把老子的母亲奉为圣母元君,位列众女仙之首。杜光庭在他的的《墉城集仙录》中还有记载:“圣母元君者,乃洞阴玄和之气凝化成人”,“老君乘日精驾九龙,氤氲渐小,如九色弹丸,自天而下,托孕于元君之胎。”接着又说:“老君之圣母者,示天地万物必有禀生之由,师资之本”,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将老子的母亲奉至比老子还要至尊地位。

“东岳庙”紧邻天静宫宋代遗址的右侧,又处在一个基线上。“东岳庙”房脊装饰具有元代特征,但在内部构造上却仍保留着宋代的原状。从建筑格局上看,处于天静宫遗址的上位。根据元代至顺三年(公元1333年)翰林张起严所撰《天静宫兴造碑》记载:“天静宫老君所生之地也……宫在城父之福宁镇东南,去亳郡四舍,南距涡水二里,下临雉水。世传老子在妊,有星突流于园,既而降诞,则天静宫之基旧矣”等字样。现存的“东岳庙”在清代就有“天静之基”之称。以此推断,“东岳庙”应该是“世传老子在妊,有星突流于园,既而降诞”的地方。也应该是后人供奉老子母亲的地方。因为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这位伟大的母亲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壁画下半部的左侧有一员矫健的武将,跨着战马正驰骋在疆场上,画面张力很大,与整幅壁画渲染的祥和氛围有明显的反差,表现出战事正酣的人间厮杀场面,点明了老子出关西行的主要原因。《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廼遂去”。老子出关西行的原因几乎成了史学界的共识。
    关于壁画绘制的年代,我们以为从一些细节特征方面可以得到初步判断。其中壁画中“电母”的形象应该具有代表性。《元史•舆服志》记载:“画神人为女人形,衣朱裳白裤,两手运光”。神怪小说中也塑造有金光圣母、闪电娘子的形象。清代黄斐默《集说诠真》载,清代民间将电母塑成容貌端雅的女人,两手各执一镜,号为电母秀天君。在这幅壁画中,电母身着红色上衣,符合《元史》记载的形象特征;面庞端庄秀丽,符合清代黄斐默描述的特征。黄斐默的《集说诠真》一书,在清代光绪年间上海慈母堂刊印较多,所以,我们认为这幅壁画绘成的年代应该与清代黄斐默生活的年代相近,大约绘成于清代中晚期。
    老子故里在涡阳,对此,已经有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和学者们从出土文物、文献典籍和石碑铭刻的内容中反反复复考证并被确认了。  
    现存于“东岳庙”这幅道教壁画,是涡阳县道教美术文物中,壁画类唯一的一件存世品。希望这次发现的“东岳庙”壁画“老子出关图”,能够对老子出生地和相关问题的考证有补证补史的帮助。

考 释   潘子丰  任晓锋
                   摄 影   潘子丰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