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涡阳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涡阳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关键词:涡阳历史,自然灾害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ahb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0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农历五月,黄河决口,至彭城界(今徐州)入淮。是时,黄河分道入涡河,在县境泛滥成灾。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汴京(今开封)河堤决,南至亳州,东入淮、涡。
  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阳武河堤决,经涡入淮。
  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陈、亳、濉三地河堤决。
  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原武河堤决,黄河水由四平县入涡,下至荆山入淮。又一支由河南通至亳县,流经涡河入淮。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野鸡岗河堤决,水经涡河入淮。
  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野鸡岗河堤决,水南流合淮入海,淹蒙城、五河等县。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开封河堤决,水经涡东流。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中栩桥河堤决,水由涡入淮。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封、考城河堤决,水由贾鲁河流至涡阳。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濉河堤决,水流至涡溃堤。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农历七月,祥符河堤决,水夺贾鲁河经县境入淮。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农历三月烈风不止,农历四月有霜。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农历六月,大雨成灾。 
  咸丰二年(公元1853年),农历六月,大雨倾盆,10天不止。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春,麦生蝗,填塞市廛。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农历七月大水,田庐淹没。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农历二月六日,黑风竟日,昏暗如夜,夏,蝗虫遍地。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自去秋至农历四月无雨,麦大半枯死。农历五月至六月,淫雨绵延,平地水深数尺,仅涡河沿岸有干土,行人不能往来。自入伏至农历九月无雨,秋庄稼枯死,谷价飞涨。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自春至夏,县境大旱。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郑州河堤决,水南流经县城入淮。
  1912年7月中旬,连续降雨,积涝成灾,唯沿涡河高地略有收成,湖泽地颗粒无收。
  1914年4月上、中旬至午收,连续70余天未降时雨,午季作物减产。
  1919年6月底至8月中旬间,连续降雨,湖泽地积涝成灾,秋季减产四成,沿涡河高地受渍,稍有减产。
  1921年,自7月上旬开始降雨,到9月18日放晴,历时70余天,湖泽地淹没无收,沿涡河高地减产80%以上。
  1925年7月大旱,中秋作物无收。
  1931年秋,县境遭水灾。
  1932年,自7月初开始无雨,连刮18场西南风,除沿涡河潮沙地有收成外,其余地区无收。
  1937年7月2日降雨,月底停,湖泽地区及沿涡河低洼区减产四成。
  1942年7月下旬起无雨,历时40余天,红芋减产,黄豆旱死80%以上。
  1945年8月10日降雨,历时10余天,雨急而暴,湖泽地积水尺余深,秋季作物减产四成。
  1950年5月10日至7月中旬,降雨量1000毫米,受涝面积达194.86万亩,占总耕地的54.7%。沿涡河高地减产,湖洼地颗粒无收。
  1951年12月23日,大风,刮毁全县民房7万余间。
  1952年8月2日,6个区遭受风雹灾。月底降雨,湖洼地积水深约尺余,全县受灾面积达150.6万亩。
  1953年4月11日,小麦遭霜冻,上节枯萎。春末夏初干旱,延续70天,全县受灾面积达130万亩。秋又干旱。
  1954年7月3日,突降大雨116毫米,继之又连续阴雨。8月份总雨量为1690.9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158毫米。全县130多个村庄围在水中,289万亩农田淹没,15040间房屋倒塌,砸死10人,淹死儿童22人,砸伤54人。秋,蟋蟀群飞遮天,所过之处,豆无叶,红芋剩梗。
  1955年5月至6月上旬,雨水稀少,旱象日趋严重,全县受灾面积达73.37万亩。82万亩小麦发生锈病;160.5万亩小麦受粘虫、蚜虫和蜘蛛等虫害,蚜虫、麦蜘蛛每尺11头至220头。101.2万亩农作物受地下虫害。12万亩棉田发生棉叶跳虫。
  1956年6月2日至6月12日,降雨量197.9毫米,受灾面积45.2万亩。7月12日至8月19日降雨量351毫米,受灾面积9.62万亩。8月22日降雨量92.9毫米,受灾面积2.1万亩。沿西淝河左岸的张村、阎集以及花沟区的一部分受灾较重。
  1957年7月10日至17日,降雨量356毫米。西淝河水位高于地面1米,沟河水四溢,洼地积涝成灾,受涝面积110.13万亩。
  1958年,斜纹夜蛾成灾,128万亩红芋受害,每棵红芋秧有虫3至5条。120万亩麦田发生锈病;153.5万亩麦田发生麦杆黑粉病。30万亩大豆发生豆天蛾,每百棵有10至14条虫。11.6万亩棉田发生蚜虫。
  #e#959年6月中旬至9月下旬,未下透雨,刮西南风10余次,摄氏40度高温延续数天。水稻发黄6.1万亩,枯萎2.5万亩;棉花落铃2.5万亩,枯萎2.7万亩;高粱发黄卷叶24.6万亩,另有1.4万亩枯死20%至60%;玉米发黄4.5万亩,另有4.7万亩枯死20%至40%;红芋发黄20.26万亩,另有60.5万亩枯死20%至60%。
  1960年,215.16万亩麦田发生病虫害。其中,麦锈病111.5万亩,麦蜘蛛每尺180头至450头。
  1961年,自5月中旬至6月15日,雨水稀少,旱象严重,受灾面积275万亩。70万亩农作物发生地下害虫。32.4万亩大豆发生豆天蛾,每棵有虫6至60头。
  1962年,自春至6月底,长期少雨,旱象日益加深,全县82个公社,302个大队,116万亩农田受灾,禾苗干枯,春种作物基本无收。入夏后,夏播作物无法下种。28万亩麦田发生蚜虫、蜘蛛,每尺有虫201头至810头。65.7万亩农田受地下虫害,每平方米有虫18头。
  1963年冬春,雨雪稀少,干旱严重。花沟、雪枫、义门的部分地区,井水枯竭。自4月起,阴雨持续41天,影响小麦抽穗灌浆,使午季作物大幅度减产。午收后,又出现旱象,影响夏种。七八月,降雨集中,水位突涨,涡北界洪河倒灌东流至青疃,北淝河、大黑沟、白洋沟水外溢,遍地穿流。县境西北部自东南向西北,长20公里,宽10公里,平地行舟。县境西部,水来自亳县,新德、标里公社部分大队水深1米多。9月上旬核实统计,上水村庄1699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40.6%。房屋全部倒塌有10个庄,倒塌60%至80%的有92个庄,倒塌40%至60%的有204个庄。全县砸死16人,伤161人,落水淹死7人;砸死牲口10头,伤40头;砸死家禽7005只;砸坏农具5685件。县境国家粮库649间,进水359间,倒塌63间,粮食受潮125吨。
  1964年4月至5月下旬,阴雨连绵,雨量达318毫米,午季作物受灾面积129.93万亩,涡南灾情较重。毁坏房屋22925间,其中,倒塌4325间。6月至7月上旬,40余天未下透雨。7月2日至18日,连续刮4至5级西南风16场,气温在摄氏38度以上,全县223万亩作物普遍受旱,成灾的有130.76万亩,其中减产八成的有11.13万亩。受灾严重的地区有城关、高炉、阎集、江集、双庙、林场、新兴、龙山、花沟等区的52个公社。56.4万亩红芋发生天蛾灾害,每棵有虫10至80头,其中10万亩红芋叶基本吃光,减产50%以上。106.4万亩农田发生蟋蟀灾害,每平方丈有蟋蟀20至30头。
  1965年,85.7万亩麦田发生蚜虫、蜘蛛灾害,每尺有虫150头至350头。
  1966年,自8月开始,高温少雨,县境54个公社、531个大队夏种作物受害严重。大豆死苗7.8万亩。夏红芋发黄落叶3.4万亩。
  1967年5月13日下午1时至6时,县境高公、双庙、新兴、义门4个区的10个公社505个生产队受雹灾。雹大的似鸡蛋,约降半小时,并伴有大风。冰雹中心农作物受灾面积74.58万亩,毁民房5518间,刮飞牛草12.5万公斤,砸伤群众I73人,并砸死部分家禽,刮倒部分树木。
  1968年冬至夏初,全县雨水稀少,8个月降雨量157.6毫米,小麦减产,严重影响夏种。
  1970年,65万亩麦田发生蚜虫、蜘蛛灾害,每尺有虫700头至3000头。
  1972年5月18日至7月1日,全县降大雨3次,西淝河水陡涨,沿淝河支沟倒灌。涡河最高水位上升至28.14米,沿涡主干沟均受顶托,洼地积水。涡北12个公社部分地区有内涝,受灾面积达90.43万亩。其中,受渍的44.39万亩。被水包围的村庄计961个,218865人。倒塌房屋12361间,毁坏树木54.18万棵。7月26日下午4时30分至5时30分,张老家、城郊、城关、双庙、新兴、龙山6个公社、46个生产队遭冰雹狂风袭击,风力8至10级,下雹时间5至10分钟。受灾农田12.8万亩,刮毁民房1502间,折断树木10.79万棵。
  1973年4月27日下午6时30分到7时30分,马店、新兴、青疃、曹市4个公社,182个生产队遭雹灾,41270亩小麦受损。7月9日后,陡降大雨,雨量在350毫米以上。芡河、白膏沟、金沟、银沟、青羊沟、黑沟、北淝河11条沟口倒灌,漫溢成灾,全县交通中断。双庙公社平地积水过膝。由于濉阜铁路涵洞流量不足,水流受阻,被渍作物82万亩,受淹50万亩。7月中旬至8月底,伏旱持续40余天,全县受旱面积139万亩。其中,黄豆48万亩,红芋65万亩。12.7万亩棉田发生蚜虫,11万亩棉田发生棉铃虫。
  1974年7月29日至8月1日,包河流域暴雨成灾,沟河水猛涨,支沟倒灌,遍地漫溢,部分民房倒塌,农田受灾面积9.9万亩。12.5 万亩棉田发生棉蚜虫,12.7万亩棉田发生棉铃虫。
  1975年,12.5万亩棉田发生棉蚜虫和棉铃虫。
  1976年,13万亩棉田发生棉蚜虫,其中12.5万亩同时有棉铃虫发生。
  1977年,冬春降雨稀少,7个月仅降雨137.4毫米。小麦早黄,部分枯死,受旱面积达104.27万亩。111.8万亩麦田发生病虫害。其中,发生麦粘虫55万亩,每平方米有虫19头至132头;发生麦蜘蛛、麦蚜虫50万亩,每尺有虫237头至1475头;发生麦猩黑穗病6.3万亩。4000亩红芋发现烂根病。
  1978年1月至5月,雨水稀少,降雨量69.8毫米,农田受旱成灾面积达68.05万亩。
  1979年9月13日至17日,连续降雨,店集、双庙、义门、曹市、青疃、标里等区雨量达233毫米。村庄被水包围,民房倒塌。全县受灾农田108.13万亩。其中积水受淹45万亩。
  1981年,68.81万亩大豆发生虫害。其中,豆天蛾发生40.71万亩,百株最低有幼虫5头至10头;造桥虫、食心虫发生面积达40余万亩,每尺有虫358至1193头。
  1982年6月7日,下午5时20分至6时,龙山区受龙卷风和冰雹袭击,最大风力12级。危害5个公社、52个大队,刮毁民房820间,刮倒直径20厘米至40厘米的树木800多棵。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