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涡阳衣食住行(历史生活)

涡阳衣食住行(历史生活)

关键词:涡阳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ahb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83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自立县至解放前夕,涡阳的住房、服饰变化较大。本世纪60年代起,由于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县境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农村,大量的瓦房替代草房;县城内,住房讲究陈设,室内外渐趋高雅、美观、大方。1969年,大量的知识青年在县境插队落户,引进各种款式新颖的青年服装,逐渐在县境流行。由于交通发展,对外交流增加,南北各地不同风味的食品也传入县境。地方特色的菜肴也益彰发展。

  衣

  服装自古男女有别。

  清末,在冬、春、秋三季,男性穿右开襟长衫和贴腰无袋大裆裤。贫穷的穿土织粗布,喜黑、蓝两色;富庶之家多为绸缎,外罩马褂,喜蓝、紫、红三色。夏季多穿双襟贴袋短褂,长至臀部。富者为米黄色丝绸;贫者为深蓝、白、酱黄三色土布缝制,1927年后,中山装、西装裤、礼帽和皮鞋引入县城,穿者多系少数外来工作者,或在外上过学的绅士。延至1947年,服装新旧混杂,间有穿西服者。解放初期,县城政府工作人员,穿着模仿解放军的军装。冬时喜穿黑色大衣。1954年后,城乡人民服装布料逐渐由机纺棉布取代土织粗布。样式依旧。喜蓝、灰两色。1966年至1967年,黄军装风靡一时。60年代末,受插队落户知识青年影响,县城内流行小裤腿,脚口一般为5.8寸至6.2寸。穿拉链衫、茄克衫、小方角领衬衫的人也随之多起来。入冬多为对襟式暗钮中式棉袄。70年代中期,小裤腿脚口放大至6.5寸至6.9寸。后又流行脚口在7.5寸至8.5寸的直筒裤,中青年上衣多为中山装,不少男青年夏日着运动服。布料多为涤棉,涤纶、棉涤混纺和毛料等。冬装由银灰、黑色毛料短大衣逐步代替中式棉袄。80年代起,穿西服者日增。冬季有少数人着滑雪衫,外罩米黄色风衣。农村服装,中、老年者,仍为对襟布钮中装,下着西式长裤。夏季白色,冬季蓝、黑两色;布质为棉布、涤棉。青年服装,至70年代末,渐与县城同。

  解放前,女性穿右开襟长袖褂,年老者褂长至大腿中部,个别青年穿旗袍,、下身着贴腰大裆裤,多喜蓝、黑、枣红三色。脚口用宽1.2寸的黑、蓝色长巾裹扎,俗称扎腿带子。贫穷之家用土布制作;富者为绸缎,且色泽鲜艳。城里有名望的士绅家眷,下身穿拖地百裥裙。解放初期,县城女装下身引入西式长裤,前开龙门;50年代末,长裤龙门移至右侧,上身两用衫较流行。冬穿对襟暗钮棉袄,色泽鲜艳。60年代,夏季城里行穿裙,“文化大革命”时遭禁。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女装款式变化极大,有圆盆领、蟹钳领、西装领的两用衫、西装,颜色鲜艳夺目。夏天穿直筒裙、百裥裙、旗袍裙、喇叭裙、连衫裙的女青年渐多。大都着小尖领、蝴蝶领、青果领、无领的长、短衬衫。冬日,城镇居民喜在薄棉袄外套短呢大衣。青年以滑雪衫为最时髦。农村服装,年老者与古时同,中、青年者春秋为两用衫,冬为中式棉袄;裤与县城同。但服装布料不及县城。

  1983年,以每月人均20元至50元收入不等的26户、112人的城内职工家庭调查,用于穿着的4237元,占总支出的8.9%,人均37.7元。对30户、168人农村家庭调查,用于穿着2308元,占总支出的6.1%,人均13.7元。

  食

  往昔,涡阳人主食为杂粮。本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以红芋片、玉米、黄豆等杂粮为主。“鸡腚是银行,红薯是干粮,”正反映当时人民的艰苦生活面貌。70年代后期,城镇居民的食品为馒头、面条,稀饭等。1981年以来,城镇机制蒸馍行业兴起,如意小吃品种多、风味美,居民购之甚多。

  副食品以蔬菜为主,节日和婚、丧、喜庆时,添鸡、鱼、肉、蛋,炒、煎、炸、炖不一。味咸辣,喜食蒜,多数家庭每年都腌咸菜,晒酱豆。

  一日三餐。入冬,农村有些家庭为了节衣缩食,不吃晚餐或从简;城镇居民早饭很简,重中、晚两餐。进餐时间随机关、工厂上下班时间,一般较农村提前1至2个小时。

  涡阳有“无酒不成席”之俗。宴客时,烟酒为先,城乡饮以“高炉大曲”为主。80年代起,名贵酒席,饮“高炉陈酿”、亳县“古井贡酒”、“贵州茅台”等高档酒。席间酒规繁杂,违者以饮酒为罚,饮时以互让为礼。涡阳人好客,宴时以饮醉为乐。70年代中期起,宴席增添啤酒,后渐为城镇居民夏季必备之饮料。

  宴客菜类也颇为讲究。一般为“十大碗”,也有上12道菜的、点心不计碗数,可按主人意愿增减。70年代末,逢年过节,待客接友,隆重者达24道菜,以海参、猴头、鱼翅为上等珍品。有4冷盘、12至16道热炒盘,4至6盆汤。1972年以来,汤菜内装整鸡、整鱼,质、味并重。但忌八道菜,涡阳方言,“八”与“扒”谐音,素有“狗扒桌子”之嫌。

  本世纪30年代,涡阳做菜或做面食,均不及河南省,厨师从北习艺,拒南来的食品、菜肴。点心较邻县稍强,“皮糕”尤突出,由饴糖和芝麻制作,有韧性,味厚,抗日战争后失传。60年代起,外地嗜俗不断引人,苏、扬的甜昧菜肴始在县内流传。

  1983年,以每月人均20元至50元收入不等的26户、112人的城内职工家庭调查,用于吃的23444元,占总支出的49.7%,人均209.3元。对30户、166人的农村家庭调查,用于吃的4452元,占总支出的11.7%,人均26.5元(粮食柴草未计)。

  住

  涡阳人习惯建筑面朝南的房屋,主房一般三间,多为一明二暗对开窗,富庶之家,盖明三暗五,另建偏房二间,主房开间一般为3.3米至3.5米,跨度为5米以上。房屋起架多为四六分水。

  解放前,城内机关和少数豪绅筑砖瓦房。以南关马朴仙的第一楼、东关马玉昆的两层楼为饺饺者。绝大部分房屋为土木结构,茅草葺顶。在农村多为土墙草房。60年代起,城镇修建楼房,最高5层;农村盖5至7层砖根脚、3至5层砖封檐、青门垛瓦压脊阶“海青房”。城镇居民的住房,大部有院墙圈围。70年代末,私人营建住房,尤为讲究,院内有花圃、压井、树木等。1978年第一季度调查:城内住房合计9191间,计1394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6.05平方米。其中私人建房4558间,计57500平方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镇居民自建住宅、楼房渐多。1983年,全县新建职工住宅面积达4683平方米;农村纯青瓦房占农民住房的30%。沿涡河两岸,农民纯青瓦房可达50%以上。

  涡阳旧时建房,上梁时,主人要撒馍(极小)、钱、大枣、花生、糖果。红纸上书:“青龙盘玉柱,白虎架金梁”之类吉利话,分别贴在叉股和对门二檀上;在两叉股的交叉处,悬一长零点二三寸、宽1寸的红布,并燃放鞭炮。上梁需在午前,午间主人宴请工匠。农村现仍遵循此习。城镇建房上梁仅燃鞭炮,以示吉样。机关、工厂盖房已无上述习俗。

  室内陈设,解放前农村仅有实用的桌、椅、板凳、床,四季衣服挂在墙上或搭在绳上。贫穷之家以秸草铺地为床,谓之“地铺”。解放后,部分家庭增添木板箱,存放衣衫;生产队分的粮食,一般储在秫秸囤里。60年代后期,室内陈设陆续增有收音机、茶具等。富庶之家在堂屋内设方桌、斗椅、挂钟,挂字画。80年代,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陈设颇为讲究,桌椅板凳大小箱柜俱全。城镇居民,解放前仅比农村多几只板箱而已。室内陈设自60年代初开始讲究,有大立柜、五斗橱、被橱、梳妆台等。70年代中期起,室内以有电扇、电视机、洗衣机、沙发等为阔绰。有的还有电冰箱。80年代,以挂中堂、字画、置书柜、盆景为雅致。

  1983年调查,每月人均20元至50元收入不等的26户、112人城镇职工家庭住房及购置家具用具开支为6238元,占总支出的13.2%,人均55.7元。对30户、168人的农村家庭调查,住房及购置家具用具开支为4003元,占总支出的10.6%,人均23.8元。

  行

  涡阳地处平原,解放前,富庶之家以坐马车、骑马代替步行。百姓外出多为步行,年老体弱的乘坐木质独轮车和四轮“太平车”。50年代,除机关、工厂外,私人的自行车寥寥可数。自70年代中期起,城乡人民购买自行车者与日俱增,供不应求。喜用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次之。1983年,县境各类自行车,约为3.5万辆。

  80年代初,县城少数青年购置摩托车。1983年末,拥有百余辆。

  涡阳30年代中期始有客运汽车,不久即停。50年代中期,客运车班次正常,70年代,农村公共汽车已成为固定班次。1980年后,县内有100多户拥有私人卡车,用于运载货物。

  专业户调查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涡阳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据1984年调查,“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13684户,占总农户的6.73%。其中:年收入达万元以上的137户;五千元以上的337户;人均收入千元以上的417户。“专业户”、“重点户”的总收入达6513.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3.2%;人均收人为812.9元,为全县人均收入的270.7%。

  典型的三户如下:

  一、城郊区城西乡农户马广修,1980年家庭收入2300元,年终结余近200元,家庭财产980元。1981年开始承包一座土窑。在此基础上,1983年初,自建11门轮窑。1984年,家庭收入为1980年的29倍,家庭财产为1980年的53.6倍。

  1984年,其家庭主要财产及收支情况如下表。

  

 

  1984年马广修家庭收支情况统计表

  人口:6人 劳力:2人

  人均收入:1762.5元  单位:元

  

 

  二、城郊区闸北乡农户马好学,1981年家庭收入1,300元,年终无结余,家庭财产不足千元。1982年开始制作水泥檀条500根,收入300元。1983年增建砖瓦厂和拉丝厂。1984年增建1座面粉厂。全年家庭各项总收入达25万余元,为1981年的100倍。家庭财产是1981年的630倍。

  1984年马好学家庭收支情况统计表

  人口:11人 劳力:3人

  人均收入:3603.5元  单位:元

  

 

  1984年马好学家庭主要财产统计表

  

 

  三、曹市区辉山乡农户冯开言,1981年家庭收入1100元,年终透支100元,家庭财产600多元。后搞多种经营,1984年家庭收入18000多元,为1981年的17倍,跃为万元户。家庭财产为1981年的27倍。

  1984年冯开言家庭主要财产统计表

  

 

  1984年冯开言家庭收支情况统计表:

  人口:7人 劳力:2人

  人均收入:1665元  单位:元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