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老子其人与里籍

老子其人与里籍

关键词:涡阳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uo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4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老子其人与里籍

安徽大学教授  陈广忠

   老子的姓名、籍贯、任职等情况,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的母家姓李。姓是一种族号,它是不变的。周代贵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史记·索引》中引葛玄(三国东吴道士)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我们知道,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史上,曾有过母系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当时是“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庄子·盗跖》)。因此东汉许慎的不朽之作《说文解字》中保留了一些从母系的记载:“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黄帝居姬水,因为以姓。”“嬴,少昊氏之姓。”“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妘,祝融之后姓也。”说明母系社会女子才有姓。后来便成为族号。因此古籍中所载其母为“李氏女”,又说指李树为姓,都是可存在的,它保留其母权社会的习俗。司马迁没有提到老子的父亲姓啥名谁,是何许样人,这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清代学者姚鼐《老子音义序》中说:“李者,宋子姓之转声也。”这是非常正确的。“李”字上古音为来纽、之部、上声,“子”字古音为精纽、之部、上声,二字韵同、调同,声近。周初宋国是商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地,又曾为商朝故都,商人是子姓,老子祖先是子姓,是无可怀疑的。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三中说:“子氏,帝喾之子契受封于商,赐姓子。汤有天下,微子基宋,世为子姓,或以为氏。”老子所居涡河之北,就是宋国之故地,至今亳州尚有汤王墓。
    这样可以知道,“老子”中的“老”,则是姓的分支,称为氏。周代女子称姓,是为了表明婚姻关系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这样说:“同姓不婚,其生不蕃。”古人就懂得同姓男女血缘关系相近,不能够婚配的道理。而男子称氏,是为了表明贵贱的。所以《通鉴·外纪》中这样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分。”同姓之下,子孙繁衍,散居各地,“氏”就应运而生了。至于取“氏”的方法,就比较复杂了。或以封邑为氏,或以所居之地为氏,或以职业、官名为氏,或以祖先之爵、之谥、之号、之字为氏……到了战国、秦汉,姓与氏就逐渐混而为一了。“老子”的祖先是贵族,这是肯定的,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官职,则不得而知。以老子之职推断,可能出自史官世家。而古籍中以“老”为“氏”的人是屡见不鲜的。《通志·氏族略》四中记载说:“老氏,《风俗通》:颛帝子老童之后,《左传》宋有老佐,《论语》老彭,即彭祖也。或云:老氏,老聃、老莱子之后……以其老也,故以老称之,遂为氏。”《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有个东周官吏老阳子,与老子时代较近;老莱子与老子同时代,亦是楚人(见《史记·仲尼弟子传》);老彭,《论语·述而》注云:商朝贤大夫。以上四人中的三个,都与老子同一地域,它就十分清楚地说明,“老”为“氏”之称,则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知,《老子》一书,是取“氏”为书名的,这同我国古代孙子、吴子、管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取“氏”为书名,则是一致的。
    古人有名有字。婴儿生下来后取乳名,三个月后由父母命名,上学取学名,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时取字。古代尊长对卑下及自称名,如孔子自称“丘”,对学生则直呼其名;对平辈、尊长则称字。
    老子“名耳,字聃”,这种取名、字的方式是很有意思的,耳和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说文》中说:“聃,耳曼也。”段玉裁注云:“曼者,引也。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老子的耳朵就像经过牵引一样,显得特别大,可知年方二十岁,老子就以耳大引起乡里尊长的兴趣。所以后代福寿双全的老寿星,都有大耳朵的形象。这种名、字之间有联系的取法,是古人常用的。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司马耕,字子牛;屈原,名平字原;王安石,字介甫,等等。
    既然“聃”为字,所以他的弟子、后学及仰慕者均以此作为尊称。如《庄子》、《史记》、《礼记》、《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著述中,孔子总是很敬仰地称其老子、老聃;《史记》中有二十八处称老子,仅一处称李耳。《庄子》中出现七十余次,均称老聃或老子,《淮南子》中出现六十多次,亦称老子、老聃,以示对其尊敬。
    美丽的涡河之滨,是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故乡。
    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可以知道,涡河源于开封和原阳之间的浪荡渠,经过今河南扶沟,向东南方经过太康之西,流过柘城西北,向东经过鹿邑城,过苦县西南,经苦县旧城南,向东经安徽亳州,进入亳州东南七十里的城父集,向东南经涡阳之北,经过东南方向的怀远北部,注入淮河。可以知道,涡河所经过的河南境内的流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秦汉、战国、春秋以前的涡河踪迹,已经很难寻觅。
    对老子的诞生地,司马迁所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这里的苦县,在今河南鹿邑境内。
    支持这一说法的,有:《唐书·地理志》:真源有老子庙,天宝二年曰太清宫。《元和郡县志》:玄元皇帝祠在真源县东十四里。《太平寰宇记》:太清宫,玄元旧宅,前有阙,魏黄初三年立,其阙有铭,是钟繇书。《元丰九域志》:卫真本苦县。县之赖乡,老子所生地,旧有宅,今太清宫是也。有道德经碑、唐明皇书、边韶老子碑、薛道衡祠、唐明皇御札碑、老子行记碑。《大清一统志》归德府:老子宅,在鹿邑县东。可以知道,唐、宋、清的许多正史都赞成这个观点。
这个鹿邑,秦汉时称苦县,后魏称谷阳,唐高宗乾封元年改名真源,武则天载初元年改为仙源,唐中宗神龙元年恢复真源名称。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改称卫真。元世祖至元二年,与鹿邑合并,仍用鹿邑之名。
    同样是在汉朝,东汉边韶提出老子“楚相县人”的说法。汉桓帝时,边韶担任陈国之相。桓帝延熹八年(165年),派宦官管霸祭祀老子,边韶作《老子铭》,其中说:“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塕高敝,宜生有德君子焉。”
    唐初著名学者陆德明(550-630年)在《经典释文》卷第二十五《老子道经音义》中记载:“老子,姓李名耳。河上公云:名重耳,字伯阳,陈国苦县厉乡人。《史记》云字聃。又云:仁里人。又云:陈国相人也”。这里他提出:《史记》的记载是“陈国相人也”,而不是现行本《史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这就牵涉到《史记》这一记载的真伪和窜入的问题。——这是“陈国相人”说。
    清代学者姚鼐(1732-1815)提出“宋沛”说。《老子章义》云:“老子所生,太史公曰:楚苦县,或曰陈国相人。《庄子》载孔子、阳子居皆南之沛见老聃。夫宋国有老氏,而沛者宋地。言老子所生,三者说异。而《庄子》尤古,宜得其真。然则老子其宋人、子姓耶:子之为李,语转而然。”
    现代学者马叙伦在《老子校诂》中,有“老子乡里”一节,其中对老子里籍作了详细考证,认为“老子宋之相人,非陈之相人”。
    边韶“楚之相”、陆德明“陈之相”、马叙伦“宋之相”以及下文司马彪所言“苦曰相”和本文作者所考“ ”(相),就有五个“相”,它们哪一个是老子的生地?它们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考察之一:边韶所言“相县故城”。《老子铭》中说:“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濑乡之东。”
    北魏郦道元(466-527)《水经注》卷二十三中记载:“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守敬按:《续汉书》,苦,春秋时曰相。考春秋之相,不见《经》、《传》。司马彪当据边韶《老子碑》。见下)涡水又东北屈,至濑乡。谷水注之。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 ,耗则孤津独逝。谷水自北东入涡水。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碑。北则有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石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曲涡间。’涡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守敬按:《一统志》,秦时故县,非汉沛郡之相县。《寰宇记》,相县在濑水东。在今鹿邑东十五里)。其城卑下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涡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
    边韶提供的“相县故城”,郦氏也闹不大清楚,便把“卑下实中”处濑水之东的一个地方,作为“故城”遗址。但郦氏是严谨的地理学家,对边韶所说,虽未加否定,却是持怀疑态度的。前人研究对“疑”字多未加注意,往往照抄边韶的说法。在春秋时代,所说“濑乡”之东十五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与焦邑(今亳州)并存,而且靠近的“相县”存在。所以此说不能成立。
    考察之二:《后汉书·郡国二》:“苦曰相。”此说杨守敬已经作了结论,他认为春秋的《经》、《传》中根本没有这个记载。司马彪这么说,是根据边韶《老子铭》。边韶还说在濑乡之东,司马彪干脆把两地等同起来。也就是说,春秋时陈国之相县,它是不存在的。
    考察之三:“宋之相。”春秋时代宋国称呼“相”的,实有二地。一为 (相),一为相城,兹分述之。
    《后汉书·郡国二》“沛相。”对于此地,梁代刘昭的注补说:“《左传》桓十五年会于 ,杜预曰在县西南。一名荦。”这条记载的原文是:《春秋》:“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候、陈候于 ,伐郑。”《左传》:“冬,会于 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西晋学者杜预(222-238)注中说:“ ,宋地,在沛国相县西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说:“据《清一统志》, 在安徽省宿县西。”刘昭把春秋桓公十五年时的“ ”作为“相”的注释,是极为准确的。与杜、杨说一致。它的现今确切位置,就在涡阳县北部的丹城集一带。这里现在还有十七个用“相”命名的村庄:大相、二相、三相、相小、董相、相柿园、相老家、西相楼、相堂、东相堂、西相庄、南相庄、北相庄、相圩孜、相庙等。也就是说,春秋时代(前705年)宋国的“ ”(chǐ)、“荦”也叫“相”。这里曾经是四个诸候国君鲁桓公、宋君冯、卫宣公、陈桓公的会盟之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一定很重要,也肯定是相当繁荣的。这就是宋之“相”地之一。春秋晚期、战国时已尽归楚国版图,也可以称为“楚之相”。
    我们知道,春秋宋君共公(前588-前576年在位)执政时,由于洪水泛滥,危及宋都(今商丘)的安全,便把国都迁往相城。相城在今淮北市相山之下。宋国在此建都九十年,又把国都迁往彭城(今徐州)。这里也是汉代沛国的郡治。老子曾经客居“沛”,孔子、阳子居都来此拜访他。所以姚鼐认为老子是“宋沛”人,也是有道理的。相城,便是“宋之相”之二。不过,老子故里是“宋之相”( ),而不是相山。这样,老子与“宋沛”、“宋之相”( )、“楚之相”的关系,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老子故里“涡阳”说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造成难以理清之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司马迁的记载来说,就把老子、太史儋、老莱子合为一传,三人事迹迷离恍惚,欲清还乱。其次,从老子时代到东汉延熹八年,大约有七百年,其间经春秋战国和秦汉,区划、地理都经过重大的变化。再次,东汉时,“苦”为陈国属县,“相”为沛国首县,作为陈国之相的边韶,对不到一百五十里、同为涡河之畔的“相”( ),是失于考察,还是分辩不清,还是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才把“苦”、“相”结合,也未可知。总之,他把“苦”之东“卑下实中”的地方,认定为“相县故城”,造成了一千八百年的争论。但是,他认为老子是“楚相县人”,若指的是 (相),还是可取的。解破这个历史之谜的,还是《春秋》、《左传》的记载和杜预的注疏。
    在安徽涡阳涡河北岸的郑店村一带,就是在春秋的范围之内。这里不光有大量的史志的资料记载,而且还有地下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说明老子是位于涡阳境内的“相”人。这个发现,是国内外许多专家经过多年的辛勤探索,并把尘封已久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相结合,从而得出这个结论。
    老子诞生地在涡阳境内,后人便建流星园和天静宫来纪念他。
    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之《明一统志》卷七凤阳府:“天静宫,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老子所生之地,后人建宫以尊奉之。元至顺三年重建,张起岩撰碑。”“流星园,在亳州天静宫南,碑云: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即此。元有圣母殿,遗址尚存。”张起严(1285-1353年),见《元史·列传》六十九。元代济南人,仁宗延佑二年进士第一,曾为集贤修撰,诏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知为元代文坛领袖之一。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八十九颍州府:“天静宫,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汉延熹七年建。相传老子生于此。宋天禧二年盛度撰天静宫碑文。”同时记有:“太清宫,在亳州西四十五里。《通志》老子所生之地。旧名紫微宫,唐天宝二年改。”可知涡阳的“天静宫”,建在边韶写《老子铭》的前一年(164年),第二年(165年)春正月,汉桓帝才派宦官头子左悺到苦县祭祀老子;十一月,又遣管霸去苦县祭祀。这就自然引起对边韶《老子铭》中,只字未提“天静宫”事,并言“相县虚荒”,感到怀疑了。宋天禧二年,即宋真宗即位的第十三年(1018年)。此时是真宗崇道的高峰之时。盛度,宋端拱二年进士,仕宗二年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参与编写《续通典》、《文苑英华》等政治类书。其撰碑文事当属可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同时记载了涡阳的“天静宫”和鹿邑的“太清宫”,而且涡阳的“天静宫”早于鹿邑的“太清宫”,其记载也详细得多。
    《四库全书》中《江南通志》卷三十六记载:“流星园在亳州东天静宫南,相传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诞生。”卷四十八:“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在州(即亳州)东福宁镇,基址犹存。有元张起严撰碑。”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六卷“颍州府”下有这样一条记载:“苦县旧治在亳州城东。《后汉·地理志》云:‘苦,春秋曰相。’《索隐》曰:‘《地理志》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故亦属楚。《括地志》云:‘在亳州谷阳界。’”这里记载了“苦”的方位:“苦”旧治在亳州的东面。假如这个记载能够成立的话,老子生地“相”也罢,“苦”也好,都在亳州城之东,“涡阳”说是无可置疑的。又引唐代《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境内。那即在今鹿邑。这可以说明,清代学者是两说并存的。并把“苦”县位于亳州之东放在前面。
    再看亳州、中都等地方志。清代郑交泰等撰《亳州志》:“流星园,在州东一百二十里,相传老子之母曾居于此,有星突流于园,遂孕老子。”明弘治《中都志》:“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在县(即亳县)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东南,基址犹存。”可以知道,流星园、天静宫等纪念老子生地的景观,是涡阳所独有的。
    1992年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对天静宫遗址等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元至顺三年(1332)翰林学士张起严《天静宫兴造碑》残片,尚存二百来字,有“敕建”、“监修官张起严”、“至顺三年”等字样。其文并载于《中都志》:“天静宫,老子所生之地也……宫在城父之福宁镇东南,去亳郡四舍,南距涡水二里,下临雉水。世传老子在妊,有星突流于园,既而降诞,则天静之基旧矣。宋天禧二年,盛度所撰碑文,漫灭不可读,而铭半存。三班借职王宗彦、同监修官亳之守臣、监修者名衔在焉。盖奉敕为之也……天静之兴造,日新月盛……殿即旧址为二:一位三清,一位太上老君。前三其门,后丈其室。监坛二师,灵官有堂,斋诵有所,钟有楼,井有亭,道士有区舍。至于庖库庾厩,靡不毕具,旅楹无虑百余。又若流星园之圣母殿、玉龟山,太霄宫之别馆,尚不计也。规其近地为旅邸,果园疏圃以给日用,履田三千亩为永业,而食其中者几千指。”“自古在昔,尊崇之极,朝享不违,奉承无斁,……礼折九重,诚倾万室,璇霄企圣,翠华驻跸,青瑶勒铭,鸿休煊赫。”这里详细介绍了元代至顺三年十有一月吉日重修“天静宫”之目的,其地理位置,历代特别是宋代兴建情况,殿堂规模,主要建筑物,附属生活设施以及古代朝廷祭礼之隆盛。
    天静宫原有碑碣数百座,大都焚毁损坏,近年出土二十多座。其中有明代方震孺(1858-1645年)之崇桢重修碑。残片中“方震孺”三字十分清晰。方氏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曾为广西参政、巡抚,任右佥都御史,后被马士英、阮大铖陷害,优愤而卒。《涡阳县志》中载有全文:“历考往代,在汉为天静宫,延熹八年奉敕而建者也。西去亳城百里有奇,南距涡二里,殿前履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猗欤盛哉!历代鼎迁,载有祀典。而晋、唐时为尤盛,与东、西汉无异……。”
    同时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春秋、汉代、宋代及元、明、清文物,可以知道,这一带曾经是文化极为繁胜之地。而近代以来,由于战争频仍、洪水肆虐,只留下一点破壁残垣。这个曾经产生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地方,必将会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


(选自黄山书社《中国道家新论》)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