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老子故里”之我见

“老子故里”之我见

关键词:涡阳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uo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7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老子故里”之我见
上海高级工程师 王振川

   中国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诞生地,“老子故里”的纷争已有十余个年头了。一个人的诞生地只能有一个,尽管这个人一生曾经到过许多地方。现在,老子故里有二种说法:一是河南鹿邑说,一是安徽涡阳说。且这二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也都有学界人士的支持。
    鹿邑确有许多纪念老子的历史故迹。在鹿邑太清宫,有一个巨大的《先天太后赞》碑,此碑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为老子的母亲写的赞颂词。碑高3.5米,宽2米,厚0.67米。该碑树立于此,使得许多人都认定这里即是老子故里。
    安徽省涡阳县近年的考古发掘,也提出了一系列老子诞生地的证据,根据人文历史资料:老子生地必须有九龙井,老子生时有九龙自地下出为老子洗浴;老子诞生时天上正好有一颗流星落下;更重要的,老子生地是涡水与谷水会合之处,且“涡水处其阳”。现在涡阳的老子太清宫,都具备了这些条件,有九龙井,有流星园,地处涡水与武家河(古谷水)交汇处,涡水从太清宫的南面流过。这些老子生地的特征都符合中国古代人文历史资料的记载。那么,哪一处是真正的老子故里呢?笔者花了几年工夫,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认为老子故里非涡阳莫属。
    首先,因为涡阳具备了构成老子故里的基本要素,那里有春秋时的九龙井、流星园,且地理位置符合“涡水处其阳”的历史记载。大凡唐宋以前的历史文献,都记载了这些基本要素。而鹿邑却不具备这些要素。资料颇多,简摘如下:
    《史记·老子传》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唐代杜光庭(僖宗时人):“老君,诞生于亳,即今真源县九龙井太清宫是其地也。”(《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P.4301)
    宋真宗《先天太后赞》:“感流星而受气,指仙李而(诞)生。”
    汉代边韶《老子铭》:“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自北东入涡水,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东院中有九井焉。”
    这些基本要素在涡阳太清宫全部具备。
    其次,《史记·老子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县在历史上究属今之何地,据我考定,春秋时苦县并不曾在鹿邑。苦县是今之鹿邑,那是《先天太后赞》碑立在鹿邑才产生的误认。春秋时的苦县就是今之涡阳县境内的老子庙所在地区。
    鹿邑这个地名,是在隋代由武平这个地名改名而来的。《隋书·地理志》:“鹿邑,旧曰武平,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焉。”此前叫武平,此后叫鹿邑,即使在《后汉书·郡国志》陈国九县中,也是有武平和苦县的,所以,苦不是鹿邑,武平才是鹿邑。苦县至魏,称谷阳县,《魏书·地形志》“谷阳,有苦城阳都坡老子庙……有武平城”,分明是二个地方。
    自隋以后,历代地理志都有鹿邑这个县治,直至今天。而苦,则变换过较多的名称:汉——苦县;魏——谷阳;隋——谷阳;唐——真源;宋——卫真。清代为涡阳县。
    仔细阅读这历代地理志,鹿邑丝毫搭不上苦和真源的边;汉苦县的历史地理沿革是很明确的。
    鹿邑的历史地理沿革也是很明确的:
    春秋——鸣鹿;后汉——陈国武平县;晋——梁国武平;东魏——陈留郡武平;隋——鹿邑;唐宋——鹿邑;清——河南省鹿邑县。这个汉苦县弄清了,那么老子故里也就弄清了。所以我认定:老子故里并不在鹿邑,而是在安徽涡阳。
    第三,《先天太后赞》碑所立的地方,就一定是老子故里吗?
    《先天太后赞》碑是宋真宗皇帝所立。这就要从《宋史》中去研究。虽然正史必定为皇帝避讳,但总会流露出蛛丝马迹来的。
    《宋史》载:立《先天太后赞》碑是宋真宗皇帝委任大臣丁谓、陈彭年等人去搞的。宋真宗朝“五鬼”做这件事,免不了要捣鬼的。由于当时决定去亳州太清宫祀老子是大中祥符六年八月确定的,到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去奉祀,时间紧迫,运输因难。这石碑巨大,从开封运到当时属于亳州的鹿邑东,且卫真地势低洼,再也无法运达老子故里卫真,就地立在了亳州鹿邑东,从而造成近代“老子故里”的纷争。
    我找到了一些证据,《宋史》卷301《陈琰传》:宋仁宗朝,天圣五年(1027年),大臣陈琰上书劾丁谓:“乱常肆逆,将而必诛,阴怀奸恶,有杀无赦。丁谓因缘险佞,据窃公台。贿赂包苴,盈余私室;威权清谒,行彼公朝,引巫师妖述,厌魅宫闱,易神寝龙岗,冀消王气。”陈琰对丁谓“乱常肆逆”,弄虚作假,移易老子“神寝龙岗”,破坏宋王朝的气数,直截了当地予以指责与揭发,对这种人应该“有杀无赦”。在宋代,老子是“太上老君”,是“神”,是没有疑义的。“神寝龙岗”,即指“老子故里”。老子故里有龙岗,今称之为龙山。今之龙山即当年之“龙岗”。我们又在《隋书》卷三十《地理》找到证据:‘临涣,后魏置临涣郡,又别置丹城县,开皇元年丹城省,有嵇山,龙岗。”丹城,即今安徽省涡阳县境内丹城镇;嵇山今仍旧称,因嵇康而得名,嵇康墓穴今仍在;“龙岗”即是今涡阳老子庙东之龙山。
    即使是在宋真宗朝,宋真宗天禧二年,派大臣盛度“奉敕”在涡阳太清宫树碑,这碑至元代尚在。说明宋真宗本人和大臣盛度等并未将老子生地搞错。元代翰林张起岩的《天静宫兴造碑》碑虽残缺,全文尚在,也确认了今安徽涡阳“天静宫”为老子“所生之地”(即诞生地)。
    那么,《先天太后赞》碑所立的地方,当时是属于亳州,(鹿邑与卫真当时均属亳州)亳州是老子故里,但是,真正的老子故里还要向亳州东南方向过去一百多里才对。这对于认真的人来讲,是错不得的,所以有陈琰,盛度,张起岩等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献。这给我们指明了,《先天太后赞》碑所立的地方,不一定是严格的老子故里。当然,有关纪念老子的古迹,不仅鹿邑有,亳州有,全国各地都有。包括《先天太后赞》碑,不能说明什么。能说明老子故里的,首先是应该研究唐宋以前的人文历史地理材料才行。如前所述,与人文历史地理相符合的,也只有安徽涡阳老子庙“中太清宫”。西太清宫在鹿邑,东太清宫在涡阳县东,都不相符。
    易经有言:“井,改邑不改井。”井者,静也,邑乃可改,井不可移。涡阳太清宫庙东院中春秋九井的出土,将老子故里的真面目告诉了我们。
    由于《先天太后赞》碑的错置,又由于涡阳近代以来老子故里被水灾、战火的破坏,造成了中国近代许多历史地理问题的纷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楚汉垓下之战。范文澜先生根据错置的“老子故里”,认定垓下在鹿邑县境;而另一些人根据“项王军璧垓下”认定“垓下”在灵璧。因为刘邦已经“屠城父,至垓下”,肯定已经占领了鹿邑。楚霸王哪能还在鹿邑?但是,离开灵璧却又甚远。
    范文澜的依据是“垓下”,“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我们现在弄清了唐代亳州真源县并不在鹿邑,而是今之安徽涡阳,那么,《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屠城父,至垓下”就顺里成章了。垓下,确实是“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的地方,也即是今安徽涡阳龙山一带。
    又如,庄子多次说孔子及其他人“南之沛”拜访老子。鹿邑,不在沛。于是有些人说,老子在沛地也有居所。其实,老子故里今之涡阳在战国时期确属于沛,古代地广人稀,古代的“沛”是一个广大的地区,包括江苏西北部至安徽东北部。弄清了“老子故里”在涡阳,孔子“南之沛”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不必为老子另找住处。“南之沛”也即是到今安徽涡阳老子故里。

   “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越国大夫范蠡是师生关系。”我这么说你一定惊奇不已。有人会说我耸人听闻,也有人会说我无稽之谈。因为此前确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从年代上讲,世所公认,老子长于孔子约二十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三十岁从越王,二十三年报越,因此这年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春秋末年同时代的人。老子长寿,古者上寿一百二十岁,老子应有这个寿数,司马迁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据我看,老子至少应是上寿之人。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十九年三散千金,最后卒于陶,去世年纪约七十四岁,可以说,老子在范蠡去世后,还健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越世家》、《史记·货殖列传》、《国语·越语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料,对范蠡思想的了解、比较,特别是近年出土的《黄帝四经》中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范蠡,他的语言、行为,无不继承、运用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范蠡刚出道,即谏越王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世家》)等等。特别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34章)“圣人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77章)等论述,可以说,范蠡是老子的这一思想的最好的实践者。从思想线索上看,范蠡非常完美地继承和实践了老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差的。而对于同时代,年岁仅差老子四十多岁的范蠡来讲,除了他曾亲自师从过老子以外,是很难解释的。
    第三,古籍有明确的记载,“文子,老子弟子”。在汉及汉以前的文献中都是明确确认的。如王充的《论衡自然篇》:“以孔子为君,颜渊为臣,尚不能遣告,况以老子为君,文子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然”而范蠡的老师恰恰又是文子。《史记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裴马因案《范子》曰:马因“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这是个连环师生关系:老子——文子——范蠡。但是,我们仔细地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知道,他们不是一线单传。在那个时代,当然也不可能一线单传。文子和范蠡同时师从老子是极其可能的: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周朝的王子朝之乱时,正当五十六岁,退休返乡,这时范蠡十一二岁,文子与孔子年岁相当,为三十六岁左右。因此,从年岁上讲,这三人在老子退休后于老子故里相会,成了师生。范蠡是文子的学生,但同时又是老子的亲传弟子,是极其可能的。孔子的七十二位高足弟子中,少孔子四十岁以上有名姓可查的有十多人,父子同时师从孔子的有颜回、曾参父子。那么,文子与范蠡师生同时师从老子,也是不奇怪的。
    第四,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而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地恰恰也在安徽涡阳。这是使我想到老子与范蠡是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提示。
    范蠡晚年称陶朱公,在陶地经营,最终卒于陶,当葬于陶,这应无疑义。但是,史载陶朱公冢有三四处之多,最有争议的是今之山东省定陶和山东肥城陶山。史家称定陶的多,今人称陶山的多。但据我考证,安徽省涡阳的范蠡冢才是真正的陶朱公墓。司马迁所说的陶,“据天下之中”,应该是个水、陆皆能四通诸侯各国的地方。对于今安徽涡阳来说,历史上东、西、北方都是古代中原地区,南方正是刚刚壮大起来的吴、楚、越地。它固有的陆路交通和美丽而宽阔的涡水,都符“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涡水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河达长江。这涡水直到三国时代,还是曹操操练水军的地方。陶若在山东陶山,实在算不上“天下之中”。而只能说是“齐国腹中”了。陶朱公离开齐国到陶,他搞的是“国际贸易”,那当然陶必不在齐国,而陶山实在是齐国的腹地了。
    凭什么说安徽涡阳的范蠡墓所在地是当时的陶呢?
    当地人世代相传,说范蠡坟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坟,坟丘为人工垒起,占地很广,坟丘甚高。今天,当地地名为范蠡村,涡河的一条支流叫西河,沿墓而过,集镇叫西阳集,古时叫西陶。指西施与陶朱公合葬于此。
    明清史料上也有种种记载,《中国名胜词典》上也确认是范蠡冢。
    但使我确认不疑的却是两本书:《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战国中晚期,秦国有一位有名人物,秦昭襄王时期的相国,封穰侯的魏冉,他在公元前291年被秦国封穰侯后,又益封于陶。至公元前265年,穰侯出关就封邑,并在陶去世。这个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陶朱公的陶与秦穰侯的陶用同一个“陶”字为地名,当是指同一个地方。且魏冉离陶朱公范蠡的年代不远。司马迁《史记》中写“定陶”时从不省掉“定”字。所以,史家认“定陶”为“陶”是不确的。《战国策》中多处提到一个地名叫“阴”,这个战国时的“阴”就是后来的“定陶”,这个“阴”在齐、魏、赵间动荡不定,战国末年也不曾被秦国占有过。所以定陶在战国称“阴”不称“陶”。
    《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出土)中有《见田兵于梁南章》明明白白地说,秦国在东侵的过程中越不过梁国的防线,而阴(定陶)却在防线的后面。这一章说的是秦统一中国前的梁国的防线,当是魏(梁)亡前不久。所以说,终魏冉之一生,并未封到山东定陶去过,《史记》说他将平时的聚敛送到“陶”去,去相位后,出关就封邑,并死于陶。如果是定陶,必无可能,秦国势力当时还不能到达定陶,更不用说齐之腹地陶山了。
    那么,又怎么可以确认“陶”是安徽省涡阳的西阳集镇呢?
    《战国策·秦三》中有一段秦客卿造对穰侯说的话。客卿造对穰侯魏冉说,秦国封你“陶”地,你必须攻打齐国,“陶”可以存在;而攻齐不成,“陶”也就不能存在了。燕国曾经下齐七十余城,你可以利用燕国攻齐,可派人去对燕国相国说,攻齐国,你若能灭亡齐国,就可以“封君于河南,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这段话点明了陶的地理位置,封燕相国于河南,南与陶为邻。这河南之南,必为淮北之地了。河南之南,“南与陶为邻”这地方正当今之范蠡墓所在地的历史地理范围。所以这个“陶”,我认定它正是今之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集。因此也认定今涡阳县的范蠡墓是真正的范蠡墓。
    《越绝书》在交待范蠡的结局时说他“老身西陶”,也是一个佐证。
    在我的《老子与范蠡》中,对“陶”有祥细的考证。
    现简介于此。
    我们认定了老子故里在涡阳,范蠡与西施的合葬墓也在涡阳,那么,同时代的老子与范蠡在同一地相处不是顺理成章的么?老子与范蠡的师生关系不是很明确的么?从时间排比上看,老子退休以后,文子与范蠡在老子故里从师约有二十年之久,范蠡学成以后才去越国任相国:二十多年灭吴以后,范蠡先到齐国,二三年后即赴陶与老子再次相会。这我考定约于公元前471年正当老子百岁之时。我相信这三代人又有十多年的相处。
    我相信是在范蠡、西施同沉于涡水后,老子才西出关重游周都的。时当公元前453年,老子一百一十九岁,范蠡七十四岁,西施四十九岁。


(选自宗教文化出版社《老子与范蠡》)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