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安徽省春节节日民俗大全

安徽省春节节日民俗大全

关键词:安徽民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wuliwan88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85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日的第一个节日,春为四季之首,立春为春季的开始,人们称之为“新春”。安徽民间有“新春大是年”的俗语。又说:“若要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立春到来之时,许多地方、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接春仪式,在户外设香案,摆供品,焚香点烛。皖南一带,在供品中用陶瓷盆装土栽一棵青菜,贴上用纸写的“春到人间”四字,表明严寒已过去,新春又来临了。皖西一带,用红纸写上“迎春接福”的横幅贴于大门之上,然后叩头放鞭炮。淮北一带,立春日黎明时,在大门外插一青色旗子,象征大地回春,万物苏醒,以示迎春。有的地方在立春前,以羽毛、绸子、花布制成“春公鸡”、“春燕子”,给儿童佩带,以示春到人间,吉祥如意。淮北利辛等地,在迎春之外,还有“打春”之俗。即在立春时,由人扮“芒神”,即植物神,敲锣打鼓,用鞭子将事先扎制的“春牛”打破,“春牛”被击破后,肚内装的花生、柿饼、栗子、核桃之类干果,纷纷落地,任围观村民抢拾,谁拾得多,就预示他当年农事收获也多。有的地方还流行“咬春”,即在立春时吃生萝卜,以防疫避灾。
  这些活动,都说明人们过了严寒的冬天,而渴望春天的到来,民谚说:“打春三天,百草回阳”,人们都准备春耕生产,开始新一年的新生活。
  二、社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是祭社祈年的节日,每当此日,一个村庄或几个村庄的群众,醵资购买香烛鞭炮,准备三牲,筹办酒饭,每户去一人到土地庙祭祀土地灶神,祈祷人寿年丰,祭后聚餐会饮,饱餐而归。
  三、春节
  春节是民间季节中最受重视的节日,其活动面之广,活动项目之多,活动时间之长,为其他传统节日之首。从农历腊月初八至三十日谓之年尾,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谓之年头,在这段时间中,统称“年头岁尾”,有种种民俗活动。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日,简称腊八。淮北俗话说:“过了腊月八,就把年来办”。腊八是进入春节活动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天,各地都要吃“腊八粥”,吃腊八粥有悠久历史。据说是出于朱元璋的忆旧,也有说是佛教的节日食品。
  腊八粥为八样食品混合制成,一般为籼米、糯米、绿豆、豌豆、栗子、腌菜干、腌豇豆等。也有用大米、小米或面条、花生米、粉丝、豆腐皮、黄豆芽、萝卜等,加入葱、姜、辣椒粉、胡椒粉等多种佐料,混合熬成粥。考究的还要用胡桃、香菇、红绿丝、菱米、藕、白菜等入粥。味道有咸有甜,尤重辣味,故又称辣八粥。吃腊八粥含意庆祝当年人寿年丰,也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寒冬腊月吃辣粥,也有防寒之意。好些地方,亲邻好友,还互赠腊八粥,并将腊八粥分给家禽家畜吃,还在果树、农具、门窗上都抹上一把粥,这是预祝家畜兴旺,果树茂盛,多结果子,祝愿门窗也能善解人意,照看好家门。皖南一带,还要携腊八粥去祭扫祖坟。
  过了腊八节,上街“赶年集”、“办年货”、“做年活”。买香、蜡、纸张、爆竹、对联时,要说“请”,不能讲“买”。直到春节,时时处处都要讲吉利话。淮北一带,把腊月初八当做百无禁忌的“黄道吉日”,是男女订亲、婚嫁的喜庆佳期,故此日多办婚嫁喜事。腊月初八也是佛教的宗教节日,寺庵僧尼多送粥给居民和儿童吃,说吃了可免灾避祸。
   〔打更〕
  城市、集镇大村庄等都有打更的习俗,更夫一般是专职或兼职,每晚巡查街巷。有的地方,在农历二月至十一月内,每晚在十时左右打二更,俗话说:“二更锣鸣,关门熄灯”。即是说人们可以休息了。但到十二月初一晚到次年正月底,要加打一更和三更,因春节期间,提醒群众注意安全。还有“一年三不打”,即除夕、元宵节、中秋节三个晚上不打更。
   〔扫尘〕
  扫尘,谓之“打扬尘”。春节前,家家户户要进行一次大扫除的清洁活动。室内外垃圾、脏污要彻底扫除,厕所粪便要挑净,干干净净迎新年。扫尘的传统日期为腊月十九日,称为“扫尘日”,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一、二日进行清扫,但不能退后。将室内家具、衣物清理、洗刷一新,以美化室内环境。
  〔送灶〕
  灶神谓之九天东厨司命灶君”,又称为“灶王”,是民间普遍信仰的神,家家都要供奉。崇拜灶神是由崇拜火转化来的,其起源甚早,当发现火以后即已产生。送灶君上天过年日,称为“送灶”,是在腊月二十三日晚间,仪式各地大致一样。皖西潜山一带,晚饭后,妇女们收拾好锅台,回房休息,由家主一人送灶,首先洗脸、洗手,然后用楷书填写灶疏,在锅台上摆上米糖及清茶、清水各一杯,再点燃香烛。家主跪灶前,默默祝祷,焚烧灶疏。焚毕,点燃灯笼挂大门外,并用双手捧清水泼于大门之外,泼水时,口念祷词:
  “一碗清水一阵烟,送您老人家上西天,好事请多奏,恶事切莫言。
  三十晚接您回来,初一向您拜早年”。
  祈祷毕,再叩头,取下灯笼,仪式算完毕。
  淮北一带,送灶前,在锅台上贴灶君像,其中有的是端坐长须的男像,谓之北灶像。有的是男女双人像,谓之蛮灶像。灶像旁边贴绿纸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联是“一家之主”。送灶时家家烧香点蜡,把锅台上原贴的旧灶君揭下焚烧,表示送灶君上天。为了要灶君多讲好话,要在锅台上摆上用糯米熬制的“祭灶糖”。意为以糖粘住灶君的嘴。当涂等地还把祭灶糖粘在灶门上,同时将碗中清水洒几滴到地上,最后放爆竹为灶君送行,送行时供正方形的豆腐一块,意为“刀切豆腐两面光”,要请灶君上天多言“好事”;还要切草禾做马料。祭灶时,由主妇叩头致祭。主妇一边叩头,一边祈祷:“剪草禾,做马料,好把灶马喂得饱,灶马上天昂昂叫,快送灶君归府早”。还念:“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讲,坏话莫言。”
  祭灶日,有的地方晚上吃面条,面条象征吉祥如意,有的地方烙面饼,称“祭灶饼”。淮北一带农谚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孩要炮,老妈妈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这说明过了腊八和送灶活动,人人都在喜洋洋迎接春节了。
  从送灶活动看,是说明人们把可惧的火神当成家神来崇敬了。
   〔接祖〕
  崇拜祖先是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之一,春节从接祖开始,先后开展一系列春节活动。
  接祖时间为腊月廿四日晚间,晚饭后,由家长率领全家男性成员,手捧盛放鸡、鱼、肉三牲的托盘,置于大门外地上,向大门外烧香叩头,并烧纸钱,这是迎祖先回家。然后捧回三牲回堂屋内,再向牌位烧香磕头。
  自接祖之日起,至次年正月送祖止,每天早晚烧两次香,早、中、晚餐上三次供。上供时,要按规定鸣磬,即早三、晚四、中一捶。
   〔小年〕
  腊月二十四日,接祖这天就是“小年”。民间有谚语:“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长工在这一天辞别东家,回家过年。是晚接祖后,堂屋的香火桌上摆设蜡烛台、香炉、磬、供品等祭祀物,桌前系大红桌围,堂屋壁上挂大小灯笼。孩子们从这天开始提着灯笼放鞭炮,到处呈现过年的热闹气氛。晚餐菜肴丰富,仅次于除夕的“年饭”。这天晚上,有些地方还有一个惯例,即为成年的“童养媳”圆房,或为已过门而未正式结婚的新媳妇正式拜堂成亲。这种结婚仪式比较简便,不张灯结彩,不惊动亲友。凡已出嫁的儿女必须返回婆家,不留娘家住宿。
   〔美化环境〕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美化环境,全家大小都动手布置。
  张贴春联:大门、房门、后门,在“除夕”傍晚,都要贴上用红纸写的春联,春联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多种,讲究对仗用韵,内容多为贺节祝福之辞。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旭日临门早,春风及第先”;“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乐新春”等等。还在大型器具上贴上“和合纸”,多彩多姿,满目生辉。
  张贴“门神”:神像有多种,一般城镇书摊出售“门神”,主要有两种门神,据传说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秦叔宝、尉迟恭二将;也有说是神荼、郁垒二“神”。群众认为贴了“门神”,可避邪祟。
  张贴门前花:“门前花”是用红纸刻制的艺术品,类似北方的窗花。以四张或五张为一套,上有各种图案及吉祥等字句,贴于大门横披之下。张贴吉祥颂语:大都为春节祝福之辞。如“东成西就”、南通北达”,则贴于厅堂;“春安夏泰”、“秋吉冬祥”则贴于堂屋两壁;“六畜兴旺”,贴于猪圈牛栏;“步步高升”,贴于楼梯上;“抬头见喜”,贴于门头高处;“百无禁忌”,贴于墙上;“对我生财”,贴于墙头屋拐等等。贴“福”字,要倒贴,意味福已到了家门。
  张贴年画:厅堂、内室要张贴传统年画,如“八仙过海”、“和合两神仙”、“嫦娥奔月”、“老鼠嫁女”、“鲤鱼跳龙门”、“梅兰竹菊”等等。这些年画多为群众喜闻乐见,可以增添春节喜气。
  张灯:悬挂灯笼,灯笼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多类,颜色为全红色或白底大红字,大都用纸糊成的,也有用绢绫糊的。小圆红灯为手提灯笼,大方白底红字灯则挂于大门口或堂屋正中。灯笼上要标明各家的姓氏,如“百忍堂·张”、“三槐堂·王”、“三高堂·何”等。美化环境,都要在除夕前布置完毕。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晚上,称为“除夕”。这是春节民俗活动的高潮。
  合家团聚:家人有外出者,都要在除夕前赶回来,同家人共度春节。不准说不吉利的话,春节期间,只能说吉利语言,为防止小孩乱说话,母亲事先要用纸
  给小孩擦下嘴巴,表示小孩说话不算数。换年,又叫“还年”、“酬年”,也就是“祝福”。一般在天晚时举行,也有在三十日黎明举行。在堂屋当中摆设香案,案前系桌围,案上陈列各种祭品,其中三牲俱备,五谷齐全,还有果品糕点、豆腐年糕……。夜色降临时,便点燃大红金字蜡烛和香炉里的檀香、信香,并烧黄表纸钱,当鞭炮噼啪炸响。钟磬齐鸣之时,全家男性成员在家长率领下,向天地、祖先叩头作揖,毕恭毕敬。鞭炮声此起彼伏,到处响声一片,烘托出春节的热烈气氛。皖西望江一带,不同日期,用不同供品还年。二十七日用黑糍粑还年,谓之还黑糍粑年。二十八日用白糍粑还年。二十九、三十日用猪头还年,谓之还猪头年。
  吃团年饭,换年毕,取下大门外挂的灯笼,关上大门,谓之“封门”。接着就吃团年饭,又称“年饭”、“团圆饭”。淮北一些地方,年饭吃水饺。皖中、皖南一带,年饭菜肴丰盛,多为十大碗,表示十全十美。鸡、鱼、肉、鸭、香菇、木耳、金针、豆干、鸡蛋、红枣等等,都要备好。烹调十分讲究,一般是炖、焖、煨、煮、炒等技艺,调制各种口味,以供全家老小食用。吃年饭时,全桌老小围桌而坐,家庭人多就用两三张方桌并成一桌。如家庭人口少,也要将杯筷摆成整数,即满杯十个,筷子十双,团团摆满一桌,以示全家团圆。吃年饭时,全家老小都可尽情吃喝,喜笑颜开。年饭桌上也有一些规矩,烧的鱼不可吃,这是说“有吃有余”、“年年有余”,因“余”与“鱼”谐音。只能用汤匙喝汤,不能端起汤碗淘汤。说年饭淘汤,当年就会多雨成灾。年饭要多煮,可连吃三、四餐或多至三天,这表示粮食会年年有余。菜也不可吃完,名为“留碗底”。说话有禁忌。如吃猪蹄称为“元宝”“金钱爪”,鸡腿、排骨不能说吃骨头。肉、鱼丸、山粉丸也一律称“元宝”。大家边吃边谈,要“慢慢过岁”。先吃完的放下碗筷后,也不要随便离席,就在原位上吸烟喝茶,待大家吃饱后,才离座撤席。撤席后,桌上及地上的残渣剩食,扫存室角中,不能倒屋外去。新年头三天不能倒垃圾,不能向屋外泼水,以防止“财源外流”。
  守岁与辞岁:吃过年饭,全家人围坐火盆边,喝茶、吃糕点、嗑瓜子、谈家常,或说故事、讲笑话,以聚天伦之乐。儿童则提灯、放爆竹全家厅堂、寝室及牛栏猪圈,都是灯火通明,大人不时巡视各室灯火,以防自灭。因通宵灯火明亮则为吉利,如中途熄灭则视为不祥。全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友好邻居相互打招呼,表示庆贺,谓之辞岁。皖中、皖南、皖西一带山区农村,还有“燃岁”之俗,即将大树根在火塘中燃烧,全家在烟气腾腾中围坐守岁,这称为“燃元宝火quo;。午夜要喝红糖水,吃红糖鸡蛋、红枣,称为“金元宝”。守岁叫“候岁”又叫“熬年”。民谚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押岁钱:又称“压岁钱”。许多地方,在吃年饭时,家长把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包分赠全家成员,每人一包。有些地方给小孩押岁钱,在小孩入睡后,将红纸包放枕头底下。等小孩大年初一起床时发现了红纸包,就分外喜悦。也表示孩子新一年里大吉大利。
  接灶:吃过年饭后,需迎接灶神回家过年。接灶与送灶仪式大致相同,要点烛、焚香、烧黄表、烧疏、陈供品、供马料、点灯笼。所不同的是不必祷告,先到大门外烧香磕头,后到厨房间灶神前叩头,这表示已接回灶神。
  送拜年帖:拜年帖也就是贺年片。城市中亲友间,在春节前后互赠贺年片,皖西各县的集镇不少人家,吃年饭之后,由一人或二人提着灯笼,拿着拜年帖,到交往比较好的住户及商店门前,都从门缝塞进贺年片。这种拜年帖大多是各家用红纸印刷的,每家都有拜年帖的木雕印戳。印刷时,有的是红底黑字,有的是红底金字。
  封门:接灶、送拜年帖之后,即封门,大门上贴上封条。封条用两张大红纸条写好,一为“××年除夕之夜谨封”,一为“××年元旦开门大吉”。两张封条交叉贴大门中缝。封门意义为区别旧岁与新年交替的分界线,与外界隔绝,全家高高兴兴迎新年。
  开年:“守岁”时,夜深人静之时,要注意听室内外的禽兽叫声,听是什么动物“开年”。据民间传说:什么动物“开年”,便可预测年景的丰、歉,人畜的吉、凶。如麻雀、老鼠开年,粮食可望丰收;乌鸦开年,人口多灾六畜不旺;雁鹅开年,有兵灾之祸;猫开年,鱼虾涨价;狗开年,必多盗贼等等。
  开大门:启封开大门,俗称开财门。家家都争先开财门,起得早,就能得“财气”。开门仪式:摆香案,点大蜡烛,烧檀香,摆三牲果品等。开门前,点燃香、烛和灯笼,全家男人洗脸更衣,侍立香案之旁,由家长启封开门,站门内即向天地鞠躬作揖,口中还念着:“开门大吉,万事如意。”再向左右门神各作揖,然后走出大门数步,向东、南、西、北四方各作一揖,口中念道:“东成,西就,南通,北达。”然后走进大门,将两个灯笼悬挂大门两侧,再率领家人顺序向大门叩首,烧香击磬。拜毕,取回灯笼,关起大门,再向祖先灶神焚香叩拜。
  出天方:就是按《农历通书》所载的“吉利方向”,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出行”,到附近的灶神,即土地庙去参拜。如庙址不在吉利方向,再向吉利方向绕道前去。到灶神庙出行后,如附近有庙宇,还要到庙宇出行、参拜,以祈求新年幸福。
   〔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称“新年”又叫“岁朝”,是一春之始,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淮北一带,家家早起迎春,小孩提灯笼,先给老年人叩头,谓之“拜早年”。家长在院中放一张小桌,燃年香,新年头一顿饭,要先盛一碗,并拿两个馒头放在供桌上,敬奉天地、祖先。家长跪拜祈祷:“老天爷、老地爷、列祖列宗、爷爷奶奶,有饭您先吃,有事您先知,保佑年年丰收,岁岁平安”。早餐吃蒸馍,素扁食(饺子),忌吃荤。意味蒸蒸日上,素素净净过一年,预祝一年吉祥。做饺子时,在其中几个饺子中塞入硬币,谁吃到这硬币饺子,就意味发财吉祥之兆。五更时,还要拿几个细面馍、杂面馍和饺子,给牛猪狗等家畜吃,使牲畜也过好快乐的新年。皖中、皖西一带,主人牵牛进牛栏时,要放鞭炮,以示庆贺。皖中、皖南、皖西及淮北一带大村庄、集镇,元旦上午,各家各户要相互拜年,每家备茶点招待客人,彼此见面时,相互说“新年好”、“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的吉利语言,边说边拱手致礼。在农村,本家族的长辈,即使平时相互有意见,甚至见面不答腔,到初一那天,也要登门拜年,长辈家也客气款待,这就是“长幼有序”的传统礼仪;不然会受到亲邻的指责。初一这天,男女老幼都穿戴一新,婴幼儿童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惹人喜爱。初一全家都要休息,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动针线。但皖西山区,初一吃过年饭后,一些男性成员得上大山伐柴,按同音意为“发财”预兆。淮北有的地方,初一上午天气晴和,可套上牲口去犁一圈地,新一年可望有好收成。
〔接送财神〕
  农历正月初二清晨,皖西、皖中城乡一带为接财神时间,大小商店都要举行迎接财神的隆重仪式。一般商店都在供奉“财神”的神龛前陈列种种祭品,点烛焚香,鸣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落。街道两旁的爆竹纸屑常厚五寸许,这既是欢乐也是预祝财运亨通。财神赵公明的神龛两旁,有“手执钢鞭多进宝,身骑黑虎广招财”的对联。这来源于《搜神记》《封神榜》的传说。在农村,自正月初二以后,有穷人专送“财神”,“财神”为黄表纸印的木刻神像,每到一家门前,便高声念道:
  财神财神,听我号令,左脚踏金,右脚踏银。
  财神菩萨进门来,又招喜事又招财。
  财神菩萨笑呵呵,银子、元宝往家里拖,拖进不拖出,三天拖一屋,买田又做屋。
  财神菩萨喜洋洋,珍珠玛瑙用斗量。
  财神菩萨笑盈盈,万事如意喜临门。
  东边栽起摇钱树,西边安放聚宝盆。
  荣华富贵享不尽,人寿年丰福满门……”
  他们念完之后,给一张“财神像”,各家主人给一点钱或粮米送他们走,便把神像有意倒贴在墙壁上。孩子们见了就会大叫“财神贴倒了”。家长就是为了讨孩子们的好口气,忙接着说:“财神到了就好”!全家皆大欢喜。正月初五日,淮北一带定为“财神日”,是日家家要敬奉“财神爷”。
   〔拜年〕
  春节期间,拜年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活动。淮北一带拜年的规矩:初一拜叔,初二拜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皖中、皖西等处,家庭内给长辈拜年,邻居相互拜年,还有登门拜年和敲门拜年。登门拜年是晚辈拎糕点到外公家、岳父家、姑母家等长辈家拜年。正月初二就开始登门拜年,不能迟于正月初七日。要向长辈恭敬叩头拜年,还要说几句吉利话,如“祝老人家加福延寿,长命百岁”。长辈也要拱手还礼,还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恰当的祝贺年节。如“万事如意、早生贵子”;“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发愤读书、进学高升”、“聪明智慧、易长易大”等等。祝词一般切合来人的身份与希望。拜年后即热情招待,烧茶后吃饭。烧茶是以面条、猪肉、鸡蛋、鸡腿等满满装一大碗,可饱饱地吃一顿。鸡腿是外婆或岳父母留给外甥或女婿吃的。招待拜年客,有的用四个糖鲜蛋招待。皖南一带,习惯用五香茶叶蛋招待拜年客,叫“金元宝”。每人最少三、四个蛋。如果两个蛋是失礼,这意味着“滚蛋”。“敲门拜年”,是皖西一带正月初二的礼俗,就是拜年者不进门,只在大门外呼唤拜年,双方只是相互招呼。如客在门外敲门呼唤:“开门拜年,开门拜年。”主人在门内回答:“劳贺劳驾,您是那位?”客答:“我是某某,前来府上拜年。”主人在门内致谢:“劳驾劳驾,谢谢!谢谢!”这样三言两语,一唤一答,就算拜了年。这样礼仪简单,拜年者一天就可到左邻右舍普遍的走访问候,既简单又尽到了礼俗。
   〔送年〕
  正月初五,霍邱一带早起放鞭炮,谓之“送年”。撤掉堂屋里的供品,倒掉家中积存几天的垃圾,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程序。但有些地方称初五为“小年”,又叫“破五”,要放鞭炮驱恶避邪,早、中、晚三餐都要放鞭炮。晚上,小孩提灯笼跑屋前屋后和路口井边放爆竹。
   〔上年头〕
  农历正月初七日称为“上年头”,也叫“人日”或“上七日”、“上前日”,这天为“定工”日,城镇商店雇佣店员,都在这天宣布店员的去留。一般由店主设宴招待雇员,酒过三巡,店主亲自表态。初七傍晚,家家户户在屋前屋后放鞭炮,大声吆喝赶毛狗(狐狸)。狐狸是家禽的死敌,传说这天赶走毛狗,家禽就兴旺了。淮北五河等地,这天要“吃豆饭”,家家煮绿豆饭吃,吃了不生疥疮。皖中一带上七日要请“筲箕姑娘”,筲箕姑娘又称学姑神。捞过年饭的筲箕当时不洗,到上七日,在筲箕的一边绑上一根筷子做乩头,再在筲箕左右两边插两朵绒花,就是“筲箕姑娘了。两个年轻妇女,站在香案两旁,各用一指托在筲箕边,筲箕前后簸动。又由一男子扮“姑夫”,姑夫穿戴礼帽长衫,在香案前焚香祈祷,左右观众可随便提问题,筲箕前后俯仰作答,然后焚香送走。皖西南望江一带,请筲箕姑娘还有唱词:“正月正,百草青,接姑娘,问年成。大姑娘来,飞一下,二姑娘来,飞二下,三姑娘来,飞三下,姑娘要来早早来,莫等深更半夜来。牛栏里进,马栏里出,遢坏姑娘的绣花鞋”。这是农民关心农业的丰收,也是一种民间游戏吧。淮北一带,传说初七这天是“地”的生日,不得扫地;也是“针”的生日,不得用剪刀针线;又是“鸡”的生日,要喂鸡饭食。这天还不能舂碓推磨。
   〔灯节〕
  皖西一带,称农历正月十三日为灯节。实质上初七开始出灯,到十五圆灯,一般延长到正月底。元宵节前出灯称“花灯”,节后出灯“称太平灯”。花灯小型多样,除龙灯、狮灯以外;还有挑头灯,也称掌扇灯;牌灯、挑担灯,即是横挑两个花灯;刘海灯、三星灯,为福禄寿三星;五兽灯,为麒麟、狮、虎、象、犀牛等;太狮、少狮灯、云头灯等等,灯队中还有文娱活动,如闪花灯、插蓬船、老背少、踩高跷、打莲厢、舞龙、舞狮等等。一般是一百至二百盏灯火。太平灯还增加神像灯,如八仙灯、五狮灯等等,灯队前有“天下太平”四个大亮灯。两条滚龙之后,增一条花龙,花龙后有四个虎头牌灯。虎头牌灯有“辅正、驱邪、肃静、回避”八个大字后面一顶轿子,端坐者为“闻太师像”,最后是一顶宝盖亮伞。这种灯会规模更大,有五、六、十盏灯火不等。当出灯时,观赏者人山人海,这是春节中群众文娱活动的高潮。肥东一带,称正月十三为试灯节,晚上家家门前挂彩灯,放焰火,响鞭炮。晚餐是吃米粉粑,粑心有荤有素,称试灯粑粑。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此时春节已到尾声,俗谚有“正月十五大似年”。在这佳节中,淮北一带早餐吃扁食,中餐添荤菜、喝酒,晚餐吃元宵。元宵以糯米粉包馅,馅子一般是猪肉、白糖、芝麻、桂花、果仁等。油炸则称“元宵果”,用开水泡则称“汤团”。淮北萧县一带,元宵节家家忙蒸“灯”。灯为面粉做成,面灯中为窝形便于放油,用火柴棒缠棉球插中间为灯芯,倒上芝麻油,就能点燃,通常按家里人口每人一个。还蒸龙灯、十二月灯、属相灯等等。龙灯是用面粉盘成龙形,在龙头上捏一窝窝,用油点燃放在纱罩子里,留到二月二再吃。十二月灯,一月一灯,灯边捏记号,蒸熟后,哪月的灯插得好,就意味哪个月运气好。属相灯是以家中人是什么属相,如羊、马、猪、猴等属相都插成各种形状的灯,这些灯也留到二月二才吃。皖西山区金寨、霍邱一带,在元宵节夜有“照黄萤”和“炒跳蚤”的习俗。所谓“炒跳蚤”,就是用瓜子、花生、玉米等放在锅里炒,炒时,锅上灶下,两人一问一答,上问:“跳蚤可炒死了?”下答:“炒死了。”山区跳蚤多,这象征灭蚤之意。六安等地,元宵节早晨,常有人到寺庙抢“红子”,送给久婚不育的人家。送“红子”时,要敲锣打鼓,主人家恭敬迎接,还要招待酒饭。如以后生孩子了,还要到寺庙还“红子”。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重要活动就是闹花灯,许多人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有的人家的灯火通宵达旦。出灯前两天,灯会会首要给一些人家送灯帖,并将灯帖贴在墙上,以预告灯期。接灯时,要张灯结彩,焚香鸣炮相迎。龙灯在门前场地飞舞后,摘下龙头,置主人堂屋桌上,向龙头祭拜,并酌送礼金。大多数地方只在室外舞龙,并在堂屋中环行一周,放鞭炮迎送,并送舞龙者礼金或礼物。
  元宵节前后,许多地方宴请亲友,联络感情,谓“请春酒”。俗语说:“元宵、元宵、鱼肉粑消”,春节剩余酒菜,全家人要团聚全部吃完。
   〔正月十六日〕
  皖西金寨、霍邱一带,群众以正月十六为“吉祥日”,是日走访亲友,谓之“跑百病”。淮北一带,许多人家在这一天嫁闺女,也有的在这一天接闺女回娘家。当地俗话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都接亲妮子”,又有“正月十六好十六,户户都接连心肉#;。多数中青年妇女都在这天走娘家,带孩子一道,提着面粉担的“大雁”和年货礼篮去孝敬父母。
  皖西一带,大都在十六日晚送祖,送祖后,春节基本结束,恢复了正常生活。送祖仪式与接祖时基本相同,摆香案、呈供品、点红烛、焚香烧纸;只是叩首时,要向大门外拜送,以表示恭敬把祖宗送走了。
  春节,在季节中居首位,在冬寒腊月天,正在劳动休息的好日子,趁春节团聚之时,大大改善物质生活,并充实精神生活,开展各项活动。俗谚说:“笑、笑、笑,年来到,闺女要花儿炮,老妈妈要条棉毛巾,老头子要顶新毡帽。”玩过了春节,就要投入紧张的生产,正如农谚说:“吃了元宵粑,各人做庄稼。”又说“过了正月半,各人找事干”。
  在春节中,在相互拜年走访的活动中,密切了亲友间的联系,增添了人们之间的乐趣。崇拜祖先,也体现了人们热爱祖先,热爱民族的良好美德。当然其中还有神化祖先、灶君以及天地种种迷信成份,要加以科学的鉴别。
  四、媳妇节
  有的地方以农历正月十七日为媳妇节,是日由婆婆亲理家务,让媳妇休息一天。
  
  五、二月二
   〔祭龙〕
  淮北一带,在初一下午把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是日每家水缸挑得满满的,让龙净身,祈望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围仓〕
  这天天未亮起床,男人用灶内的草木灰,在门前、院内外,画“同心圆”数圈,名叫“灰仓”、“围仓”或“围仓龙”。并在圆心扒一小洞,放入五谷杂粮、硬币,俗称“粮仓钱库”。又用草木灰沿墙根洒一遍,说可防蛇、蝎、蚊、蝇等等。
   〔敲门枕〕
  妇女起床梳洗后,手持木棍敲门枕,并大声念道:“二月二,敲门枕,金银财宝往家滚”。又用木棍敲面瓢,并念道:“二月二,敲瓢砖,十个老鼠九个瞎,剩下一个不瞎的,拾掇拾掇搬了家。”
   〔炒虫、吃虫〕
  妇女做饭前先炒“杂花子”,即五谷杂粮,叫“炒虫”。传说炒了后庄稼就不生害虫了。炒的杂粮,有咸有甜,大人小孩都抓着吃,叫“抓虫吃”。〔做“土地会”〕
  有些农村,在这天要做“土地会”,携带香纸果品到附近的土地庙烧香,祈求土地公、婆保佑年成好。
   〔为小孩剃光头〕
  俗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光头。”有一些地区孩子出生后,剃胎毛时要在脑后留一撮头发,这叫“看家毛”,这是祈求小孩不夭折。当孩子长到10 岁时,就要在龙抬头的好日子剪去脑后的一撮头发。剪发那天,亲友都要送礼祝贺。
   〔“打老虎”〕
  皖南黟县一带,二月二有“打老虎”习俗。这天,用米粉做一只猪脚和一些铜钱大小的米??,叫“老虎??”,蒸熟后装入一个红漆茶盘里。中午或晚上点起蜡烛焚香纸祭拜。拜时,用一枚生鸡蛋对墙上一砸,口中念道:“上不打天,下不打地,单打白虎连历历”。“连历历”系黟县方言,意为老虎被打痛后,脚连连发抖,再不敢为害人家了。此所谓“老虎”,是指所谓风水中的“白虎星”。
  二月二的食品,淮北一带,早上摊煎饼吃,叫“贪收”,希望农作物能丰收。晚上吃扁食,春节食品要吃完,表示年节过完了要开始春耕生产了。淮南一带,这天做凉粉,蒸面口袋,包扁食,馏元宵节蒸的面灯。寿县早上吃水饺,叫“吃龙耳”,中午吃圆馒头,叫吃“龙蛋”,晚吃面条,叫“吃龙须”。这象征龙与人融为一体了,能争取风调雨顺,有一个好年成。
  六、花朝
  农历二月十五日,安徽有的地方以二月二日或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也称“花朝”。节日间地方要祭花神,少女喜于这天在头上插花,以迎花朝。男女常在这天结伴春游,还有的于这天结婚。俗话有:“童养媳,你莫焦,不是腊八就是花朝”。这说明旧社会童 养媳大多于这两个吉日完婚。
  七、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日,人们称为“上已节”。俗谚说:“三月三,鬼门关”。群众迷信鬼神之说,认为野外出现的磷光是“鬼火”。三月三晚间,一些青年人结伴到野外望“鬼火”。但禁止儿童外出,怕“撞鬼”。淮北地区在这一天吃玉米爆花,谓之“炸鬼眼”。有的地区摘白蒿捣碎,漂去苦汁,和面粉做蒿子粑粑,说吃了可以“藏魂”。皖西一带农村,这天晚上都及早关门熄灯就寝,怕“鬼火”进家门,害家里人生灾害病,所以早关门就寝以避灾。
  铜陵顺安一带,在这天举行大型庙会,称为“三月三庙会”。五年一小会,十年一大会,庙会也是古老的“物资交流会”。会期搭台唱目莲戏,唱“四夜火”或唱“七夜红”,一般是日夜连唱,观看者人山人海。过去这充满迷信意味的传统节日,现已转变为具有新的文化气氛和经济交流的群众活动节日了。
  三月三皖西、皖中一带农村,家家都做“水粑”,作为节日食品,并与邻里互相赠送。“水”是一种野生蒿类植物,叶清香,有粘性,捣成绒状后和糯米粉,再加蒜叶、生姜米、细盐,反复揉成饼状蒸熟,是群众喜爱的食品。“蒸菜”,也是节日食品,这是以粗米粉,加入切碎的芥菜叶、大蒜、腊肉丁、猪油搅拌,洒上热水后反复搅拌,蒸熟后是别有风味的食品。
  八、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称为寒食节,又叫“禁烟节”。这个传统节日,据说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之推的故事。在这天吃冷食以示纪念。现此节已名存实亡。
  九、清明节
  清明节是重要传统节日,谚云:“冬至百六是清明”,即上年冬至起,过一百零六天就是清明节。
   〔扫墓〕
  这是纪念祖先的民俗活动,在皖西山区兴作“大清明”,在坟前行三献礼。许多地区,在清明节前几天,家长带孩子扛着铁锹、锄头、木锨,挑着担子,挖刨起球形草皮的土块,贴在坟地上,使坟墓修饰一新。坟顶上还要放两块挖得圆形草皮土,叫“坟头”。并插几根柳枝在上面。清明节上午带鸡、鱼、肉三牲,到坟地烧化纸钱以及锡箔折叠成的元宝,鸣炮祭奠。
   〔祠堂公祭〕
  皖西有些地方,在清明节这天到祠堂公祭祖先。由族长率本族人抬猪羊、扛龙旗、鸣大锣、放三音枪,到祠堂赞礼祭奠,要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祭后,族长和60 岁以上的老人以及读书人到祠堂吃“清明饭”,分“清明肉”一斤。体现出宗族中少数人的特权。
   〔插柳〕
  清明节日,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一枝杨柳,表示春已来到人间。淮北地区有俗谚:“清明不插柳,死在娘家大门口”,又说:“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表明柳为一种避邪的吉祥植物。
   〔清明节食品〕
  皖西、皖中一带,清明节到田野采马兰头做菜。俗谚说:“清明吃一根,到老眼不花,清明吃一夹,到老都不瞎”。清明中餐,有些地方吃“粉蒸菜”,此系用茼蒿类新鲜菜拌米粉,加油盐蒸熟即成。有的地方是吃“清明??”,该??用面粉、白糖、芝麻馅做成,小孩最爱吃。
  〔城隍庙老爷出巡〕
  清明是以祭祖为主要内容。但在淮北一带,除扫墓外,还要唱戏、玩花灯,抬“城隍老爷”出巡,神像串街走巷,群众焚香礼拜。
  十、观音会
  “观世音菩萨”,民间通常称为“观音老母”或“观音娘娘”,是佛教诸神在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神。相传农历三月十九日是观音的生日,各地许多寺庙都要在这天做观音会。信仰宗教、迷信神灵的妇女,都按时去做会,交纳香烛费、伙食费,参加烧香祈祷,其中求子者尤多。由寺庙安排一餐斋饭,僧尼敲木鱼念经文。妇女们烧香磕头后,似乎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十一、娘娘会
  皖西一些地区,每年或每两年做一次“娘娘会”,娘娘指的是“痘姆娘娘”。是主管儿童天花、麻疹等的民间神。每到春季二月底或三月初,妇女们到寺庙烧香,听僧尼念经,或请道士到 家作法事。以祈求儿童的平安。
  十二、盲人节
  皖西一带,农历三月三日是盲人节。算命瞎子都要在这天集会拜他们的祖师爷。瞎子由“明眼人”陪同参加。会堂正中挂祖师画像,点烛、烧香,与会瞎子按年龄大小,依次烧香磕头,礼毕入席就餐。餐费由大家公摊。饭后,年高辈长的瞎子要传授算命的真本领,但一言不合,相互发生激烈争论,甚至吵嘴打架。盲人的祖师爷相传为“鬼谷子”。
  十三、浴佛节
  农历四月八日为浴佛节,相传为佛教释迦牟尼祖师的生日,各地佛教徒及信佛群众于当天到寺庙拜佛。僧尼则于佛像前诵经,并用各种香浸水,灌洗释迦太子的诞生像。僧尼用乌桕子染乌米,分送人家,说食后可避瘟疫。皖南当涂一带,家家户户要到山上采乌饭树叶,取汁染黑糯米,煮乌米饭,除自食外,还相互赠送。故群众又称为乌饭节。据说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
  十四、火神会
  农历四月十五日相传是“火神”的生日。火神也是民间神,相传为南阳大帝,亦谓太上老君为火神。各地群众在四月十五日做火神会,群众自动按乡镇集中信士请道士做法事,将“火神”塑像抬至经堂,点烛烧香,敬拜火神。如那儿已发生过火灾,还要专门请道士念经谢火神,受害人叩拜时,还口念“该烧,该烧,谢谢火神”。群众心目中认为“火神”是凶暴可怕的,只有用乞求的办法来避灾。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