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涡阳民间棒鼓舞

涡阳民间棒鼓舞

关键词:涡阳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涡阳 义门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uo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81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刘营棒鼓舞艺术团演员合影

  

 刘营棒鼓舞艺术团的演出盛况

刘书峰正手持“伞”演出(左一)

专注于保护传承棒鼓舞的热心人和传承人刘书山(右一)和刘书峰(左一)在刘营小学内。

 

一个家族密不外传的舞蹈绝技;传说中,它由清末捻军的一项庆祝活动演变而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棒鼓舞艺人们的传奇故事。这一民间艺术奇葩现依然流传于我市涡阳县义门镇刘营村一带。

  棒鼓舞又被称为“太平鼓”、“花棒鼓”或“花鼓灯”,是涡阳县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早就流传于该县义门镇一带。这种艺术形式虽然与凤台、怀远一带的花鼓灯,阜阳、颍上的红灯舞有些近似,但并不雷同。演出时棒、鼓、锣节奏强烈,加上乐队在一旁伴奏烘托,气势异常雄壮,传达出的感情较为奔放。其粗犷、健美、大幅度的表演形式,体现出皖北劳动人民勤奋、勇武、刚毅的气质,内容健康,看后令人精神振奋。

  小村深处的两位传承人

  2月27日,风雪后。

  汽车沿着乡间小路向刘营村行驶了约20分钟。

  上午9时,刘营村村民刘书峰早已在自家门口舞蹈起来。从今年农历大年初一到现在一直没有跳过棒鼓舞的刘书峰脸上显现出孩子般的兴奋。见到记者一行的到来,刘书峰拿出了跟随自己十多年的“哥们”——伞。这把伞就是刘书峰扮演“小巧”的道具,“伞在棒鼓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舞动指挥着整支棒鼓舞队伍变换阵势。我跳棒鼓舞20多年,它跟了我10几年。”刘书峰抚摸着这把略显破旧的伞说。

  “春天春地春酒火,春人路上唱春歌;春天学生写春字,春女房中绣烟歌……”不远处飘来悠扬动听的乡音小调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闻声前往,一位正在练嗓子的中年人进入记者的视野,刘营村村支书刘振林说,此人就是刘书山。

  “先是过年,过罢年就抗旱,现在刚有时间就想练练。”刘书山站在家门口清了清嗓子说。刘书山在棒鼓舞中扮演“老傻”,相当于小丑的角色。他也是现刘营村棒鼓舞艺术团三大主唱之一。刘书山说,他喜欢唱这些小调,喜欢曲调在自己的体内不断变换,然后扩散出去的感觉。据讲要是哪天心情好,再喝点小酒,刘书山能唱上一半天不重样的小曲。

  一个家族密不外传的

  “龙体迷魂阵”

  刘书山、刘书峰是兄弟俩,也是我市棒鼓舞民间艺术的第五代传人。

  刘书峰回忆说,他八九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和大伯学习棒鼓舞,当时他嫌累,不愿意干,因此没少挨打、流眼泪。说到累,刘书峰说,因为一连几小时要走路,还要抱着六七斤的鼓上下舞动(俗称“盘鼓”), 每次演完回家,两个膝盖酸疼得都蹲不下来。但是棒鼓舞在他们族规中规定不能外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要延续这一传统,并担负起传承棒鼓舞的重任。

  时至今日,每当这兄弟俩有偷懒的念头时,眼前还会闪现出父辈们严厉而急切的面孔。

  刘家子孙学习棒鼓舞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刘书峰说,70年前他们族里有一位年轻人唱腔特别好,一唱起来村里周围几里地的人都能听见,可惜他学得慢。一次,他父亲教他“苗兰绣花没下楼”的唱段,他每次都会唱成“苗兰绣花爬墙头”。一教就是一天,硬是没改过来。父亲一生气,罚他跪在地上学了三天,从此再也没出过错。刘家后人经常用这些故事教育、勉励自己。

  刘振林说,虽然在刘氏家族里这项舞技多少年来是密不外传的。但是,为了更好地把棒鼓舞传承下来,近来,他们开始研究决定扩大范围在刘营村内教授棒鼓舞。

  捻军火把“燃起”的舞蹈

  关于棒鼓舞的起源,在当地流传着两个故事。据棒鼓舞老艺人们介绍,清末,张乐行聚捻起义后,利用本地人春节期间有十五天“燃捻放荒”的习俗,举行军民联欢,击鼓燃捻为舞。以后,每逢胜利归来,人们都会进行庆祝,火把逐步为木棒所代替,演变为棒鼓灯。

  还有一个传说,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唐王为庆祝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派张逊在现在的义门大修庙宇,义门镇因此又被称为“庙集”。当地居民为了庆祝盛世太平,组织了棒鼓舞并使之盛传于天下。清末,捻军首领夏何秀因避难至现义门镇刘营村地界,在原棒鼓舞的基础之上又新添了很多阵势和唱法,使棒鼓舞更具有观赏性。而后,当地人为了庆祝能过上太平的日子而跳棒鼓舞。

  刘营棒鼓舞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刘营棒鼓舞共有男女12人(不包括乐队)组成,其中有“三面鼓、三面锣、三个棒木紧跟着,小巧老傻翠花婆”。

  演出过程中,11位演员根据小巧的指挥不断变换阵势,但是不管如何变换,整支队伍都是呈龙体形状,并形成一个迷魂阵。不懂棒鼓舞的人只能看出人在不停地跳动,无法看清人究竟是如何在跳动中变换阵势并保持龙形不变的。

  他们的主要阵势有一字长蛇阵、乌龙摆尾、横竖双城、三人玩等十三套,主要唱段有《杨三姐闹酒店》、《二八佳人》、《巧嘴老婆》、《四番十字歌》等。

  “大场子”在形式上(包括舞蹈形式)虽然和凤台、怀远一带花鼓灯的“大花场”及阜阳、颍上的“红灯舞”有些近似,但却不尽相同。如演员用的五花棒、平鼓、小锣以及排势,都与其他舞蹈不同。演出时,棒、鼓、锣节奏强烈,加上乐队在一旁伴奏烘托,气势异常雄壮。

  经济大潮中的坚守与传承

  据义门镇文广站站长刘杰雨介绍,旧时棒鼓舞均在农历节日和逢古(庙)会时演出,从18世纪后期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一直经久不衰。建国以来,由于政策变化,演出时断时续。

  194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地方政府组织数十班棒鼓舞团载歌载舞,共同联欢。1957年1月,参加安徽省首届舞蹈汇演荣获民舞特等奖,同年三月被推荐到北京作汇报演出,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1962年参加阜阳地区文化艺术节,在场观众看后无不拍手叫好,获一等奖。1958年底,中央舞蹈协会主席吴晓邦等赴义门访问过这个舞蹈,他认为,这种舞蹈除涡阳外,还见于山东曹州,全国仅此两处,但山东的“棒天鼓”表演形式只是男舞女唱,和涡阳的不尽相同。文革开始后,棒鼓舞被禁止演出,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被解禁。198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南征北战》大型红色记录片特来到刘营村拍摄“棒鼓舞”全套节目。

  现在的棒鼓舞已失去昔日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大潮冲击,棒鼓舞成员老的老,死的死,年轻人为了生存也都外出务工。棒鼓舞原来的服装、道具、乐器都是棒鼓舞成员自己筹办的,由于时间长,现在的服装、道具已破烂不堪。因演出没有报酬,棒鼓舞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如再不及时挽救,就要灭绝。”刘杰雨说。

  可喜的是,近两年,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棒鼓舞再次受到关注。

  热心于棒鼓舞保护传承的刘营小学刘校长介绍说,前几年,他们为了让棒鼓舞后继有人,就在刘营小学建立了棒鼓舞学习基地,从中挑选年少体强的男孩学习棒鼓舞。去年,他们自筹资金购置了几千元钱的道具,并联系了刘氏兄弟前来当教练,以刘营小学为中心,建成了“刘营棒鼓舞艺术团”。以后,他们还考虑把棒鼓舞当做刘营小学体育科目之一。去年,他们去县城表演,虽然没有报酬,但是发现观众们很喜爱棒鼓舞,他们的表演也得到了县领导的赞赏,这让他们越发感觉保护好棒鼓舞意义非常重大。去年年底,棒鼓舞顺利晋升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了他们莫大的鼓励。

  为使“棒鼓舞”不致失传,后继有人,义门镇政府组织专人走访“棒鼓舞”老艺人,搜集、整理、挖掘珍贵资料。为了给棒鼓舞演员锻炼的机会,给春节期间的刘营村民带来欢乐,刘振林组织棒鼓舞艺术团在今年农历大年初一给村民献上了一道春节“舞蹈大餐”。几百户村民为了迎接棒鼓舞演员,在家门口自发地燃起鞭炮,并送上香烟和饮料。数千村民走上街头驻足观看,盛况空前。

  “我们兄弟俩担负着延续棒鼓舞的重担,我们必须对得起祖宗和后代子孙,必须把棒鼓舞好好地传下去。”刘书山和刘书峰兄弟俩这样说。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